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 传统节日列入“非遗”保护名单
· 《书城》杂志复刊 6月5日全面上市
· 李亚鹏:怀念不八卦的年代
· “排行榜”停播只是内部调整
· 陈好:化身福娃,宣传奥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书城》杂志复刊 6月5日全面上市
  本报讯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工作,由上海三联书店及上海九久读书人公司联合打造的《书城》杂志正式复刊,并将于2006年6月5日以网络销售和地面发行两种方式全面上市。

  作为上海惟一的书评类杂志和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人文杂志之一,《书城》杂志今年年初休刊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在业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人文杂志遭遇寒冬”的讨论。在一个越来越快速消费的大众传播时代,中国的人文类刊物究竟还能走多远?《书城》所引发的关注虽然隐喻着其自身张扬文化理想的现实困境,却也折射出潜在社会肌理中的对高端人文期刊的社会需求。

  《书城》杂志隶属上海三联书店,曾经数度改版。2005年底,《21世纪经济报道》退出《书城》的经营,此后上海三联书店与其所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一直在酝酿杂志的改版重组方案。“我们从2006年开始便一直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上海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戴俊表示,“关于《书城》究竟是延续以前风格还是另寻出路,集团方有过几套方案。”最终,在多方考察之后,三联书店决定与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公司合作,采用全新的多重发行模式,并汇集一流采编力量,将《书城》打造为全新风格的高品质人文读物。

  全新改版的《书城》在秉承海派精神传统之外,也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发行模式、编辑理念、内容风格甚至版式形态上的全新尝试。

  《书城》复刊后,除了邮局征订和书店销售的常规手段,也将在99网上书城进行独家网络销售。九久读书人公司董事长、《书城》执行主编黄育海表示:“目前国内杂志的销售渠道主要依靠征订及在报刊亭的销售,实际上,网络也是一个潜在的发行渠道。国外最大的网络书店亚马逊书店在卖书的同时,也卖各种杂志,国内也应多尝试走这条路。”

  曾经每个时期的《书城》都各有其特点,倪墨炎时代的“名家风范”,陈保平时代的“清新小资”,沈灏时代的“翻版纽约客”,无论这些定位和风格是否都被真实地实现并呈现,它们都曾是中国文化期刊界最为鲜明张扬过的旗帜。然而这次的《书城》稍稍有些不同。“复刊后的《书城》仍是月刊,仍将作为读书人的一个文化视窗,内容仍是您所瞩意的书籍、人物和事件,但办刊思路会有某些调整。”

  本报记者 文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