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专电 “唉,别看浙江那么富,浙江的国画那么强,但浙江真正像样的画廊几乎没有!”昨天,在2006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的展区现场转了好几个圈之后,一位来自南京的参观者向本报记者感慨道。
在参加本届沙龙的140余家艺术机构中,仅仅有5家来自浙江,这五家全部来自杭州的机构中,有三家艺术公司一家个人工作室和一家摄影机构。相比之下,上海的参展商有44家,江苏也有9家。
“已经算好的了,上届只有我们和三尚两家呢。”风雅艺术机构的朱晓伟说。而从2家到5家、150%的增长中,实际上却隐含着这样的事实:浙江数以百计的画廊,大都缺乏自己挖掘、培养并包装艺术家的经验和经营手段,更没有到京、沪、深等地的大型艺术博览会推广的意识和宣传思路。
如果按圈内最最基本的两条定义——第一要有自己的签约画家,第二要常年有自己组织的画展——来衡量的话,即便是在坐拥中国美术学院的杭州,也没有几家真正意义上的画廊,更别说其他地区了。除了浙博、美院、部分画院和几家艺术馆以外,真正由画廊组织操办的画展屈指可数,而拥有自己的签约画家的画廊,同样是寥若辰星。
“杭州的画廊,三尚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在谈及杭城画廊业的时候表示,但当记者要求他再说出另外几家有影响力的杭州机构时,李磊却卡壳了。即便是让画廊业内人士自己来数,恐怕也只有三尚、金彩、风雅等有限的几家。
一位常常和杭州有业务往来的山东参展商透露,在杭州,大多是某个机构,平素有这方面的需求或来源,那么才会成立个画廊。据他称,在杭州,多数画廊只是停留在最最简单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阶段,这样的机构,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画店”,而不是画廊。而绝大多数“画店”,很多年都没有办过一个像样的画展,更别说走出家门,到外地促销了。
“为什么要来参展?结交朋友,了解行情,宣传促销……”三尚艺术机构的张健是近年来在天南海北跑得最勤的一位,三尚旗下的“油画中国”系列展已经先后进入了中国艺术展馆的最高殿堂——北京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虽然张健自己并没有过多地解释其中的原因,但谁都知道,三尚做的是油画,而油画真正的市场并不在杭州,这或许就是三尚频频外出的原因。而自称每年都要为旗下画家在境内外做五六场展览的杭州金彩画廊的金耕,这一次虽然没有参展,也一早就跑来上海灵市面。
“杭州画廊还挺排外,”早先那位“痛批”浙江画廊的南京画商说,“浙江人喜欢水墨味道重的浙派中国画,外地的像金陵画派的、岭南画派的到了浙江都卖不动。”
浙江人的这种偏好,加上浙江本地中国画的强势,使得浙江艺术市场出现了几个很怪的现象:经营结构上,买卖中国画的极多,而经营油画的极少;经营过程中,一方面,求购者宁可到画家家里去买一张没得挑的画,也不愿享受画廊提供的挑选、还价的便利,因为这样保证不会有赝品;另一方面,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画起来速度快、产量大,画家在提供给画廊之余,还能画很多张,导致整个市场上存量太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也就很少有画廊来苦心经营自己的签约画家。如果一家画廊根本就没心思经营,只想着赚了一笔是一笔,谁还会跑到上海、北京去做一些有可能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事儿?
但问题是,这样不规范的市场,对于浙江的画廊业,对于浙派绘画的长远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本报记者 蒋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