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发现
3  4  
PDF 版
· 科学视角, 把世界杯看得更专业
· “哥廷根美人”——玛丽亚·梅耶
· 科学绽放艺术光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科学绽放艺术光彩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引来观者惊叹
■本报通讯员 张楠 本报见习记者 王蕊 文/摄
  本报讯 放大数倍的人体喉部好像神秘的极地洞穴,来自月球的陨石有一条标志性的白色光斑,材料100%可循环使用并且不会伤到植被的露营帐篷……在昨日下午开幕的“2006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上,当科学的奇思妙想和探索乐趣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时,观展者惊叹:科学也能绽放如此的艺术光彩!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美协主办,旨在“让科学与艺术携起手来,为社会和公众架设连接科学与艺术间的桥梁”。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等几位院士也出席了昨天的开幕式并带着首批市民先睹为快。

  展览有来自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800件作品,涉及环保、医学、科学探险等领域。由中国10名院士和10名画家联合创作的“科学与艺术的春天”大型绘画也在当天与观众见面,真正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探索未来馆”展示了我国从1984年组织南极科学考察至今的22次科考中的情况,极地科考队员拍摄来的珍稀摄影作品气象万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李政道等科学家介绍了漂亮的“雪龙号”模型和极地图片,众人看到从极地带回的月球陨石,不禁连连赞叹。“院士画廊馆”也吸引了诸多参观者,37位院士的画像栩栩如生,让人欣赏到他们的独特美丽的气质,同时亲近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上海市科协主席沈文庆介绍,展览历时5天,6月起走出上海在国内其他省市巡回展示,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通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在反映科学规律的同时,再现艺术的人类情感和心灵活动,让科技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用科学来丰富艺术的内涵,让艺术科技化、知识化、大众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