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每日新闻·连线
3  4  
PDF 版
· 一桥飞架南北
· 童心绘荣辱
· 30名“的哥” “围剿”两劫匪
· 数字大桥
· 被救的学生不止一个
· 退休教师 五年编了三本村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桥飞架南北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桥头百姓畅想幸福生活
■ 宁波·本报记者 王琼 鲁佳
  一海之隔,一桥之牵,到2009年,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将飞架在美丽的杭州湾上。记者从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了解到,目前大桥建设已完成钢管桩沉桩5282根,占工程量的96%;安装墩身360个,占总工程量的76%。完成总投资74.75亿元,占60%左右。

  从桥上去一次上海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嘉兴海盐,南临慈溪庵东,两地都已瞄准了这一千载难逢与上海“对接”的机会。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以后,沪杭甬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将大大缓解,杭州湾的交通瓶颈由此突破,不仅直接促进宁波、嘉兴等周边地区的发展,还为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带来新机遇。

  解放前,庵东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通往上海的货船都是从这里始发,当时许多宁波人就是从这里去大上海的。所以,兴旺时,庵东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小上海”。对于这段尘封已近70年的历史,庵东镇华兴村81岁的应张海老人说来仍历历在目,所以村里人就送给他一个封号:小上海市长。每次一听到“小上海市长”,老人黝黑的脸上那一条条的褶子就皱成一团,眼睛笑得都看不到了。

  “那时候我挑着货郎担子在海涂地上走来走去卖东西。最兴旺的那3年,水陆湾边每天都有五六十条货船等在那里准备发货,每天都有来自宁波、余姚上千个外地商人在这里忙忙碌碌。”

  但之后随着道路的发展,曾经交通便利的庵东变成了交通的“盲肠”,虽然上海就在对岸,但得兜个大圈子才能到,于是当地老百姓经常开玩笑说,能造一座大桥就好了。“都快70年了,没想到当年的一句玩笑话居然成真了。”应张海老人说,造跨海大桥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所以,当大桥南岸确定在庵东时,全村人都激动地跑到水陆湾边庆祝了一场。

  自从大桥开工以来,应张海老人去大桥工地好多趟了,这桥他怎么都看不厌,每次去他说都有新的发现。“等大桥造好,我一定要从桥上去一次上海。”老人说得很硬气。

  桥架好了,生意再投两亿元

  今年59岁的陈启员是土生土长的慈溪庵东人,做了几十年生意,陈启员心里比谁都清楚交通不便带来的累和苦。

  “我20岁就出来当供销员跑生意,交通不便我体会最深。上世纪80年代,自己开车运货去上海,早上5点起床,要到晚上8点才能到上海。我们庵东去上海,要从杭州绕,前后时间花费当然不少。”老陈说。

  就因为这样,为了谋求发展,当地不少企业主离开了故土去别的地方创业,而因为乡情留在故土的老陈,在生意上也碰上了一些麻烦。“3年前,我跟一个上海的客户谈钢材生意,他来我这儿看了货,钢材的价格什么都敲定了,可就是运费谈不拢,最后这桩600万元的生意就这么黄了。”这样的客户,老陈流失了不少。

  “今后从这里到上海的时间起码缩短了40%,到时候谁还会嫌我们这里交通不方便?我打算再投资两个亿,把生意做大。”现在的陈启员做起生意来可有底气了。

  两个月时间白了头

  正在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现场,从南岸庵东到北岸海盐,无论是陆上预制梁工地,还是海上平台浇筑现场,都有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

  杭州湾与美洲的亚马逊河河口、南亚的恒河河口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六七米高的惊涛骇浪经常会毫无征兆地涌起。建设者们正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精心搭建着这座梦幻般的跨海大桥。

  今年30多岁的刘乃生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一些,他的头发就在去年的两三个月里一下子变白了。

  2004年3月,中铁二局在招投标中胜出,承担了杭州湾大桥50米整体箱梁预制、运输、架设的合同段工程。刘乃生是这个合同段工程的副总,也是攻关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去年5月至7月,正是“梁上运梁架梁”里至关重要的5套机器拼装上线的最紧张时刻。

  这次箱梁预制的重量级是1430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主持方案设计,翻译设备图纸,编制拼装方案,设计施工组织,指挥现场拼装……刘乃生样样亲力亲为。“当时从国外来的散件有70个集装箱,国内各地来的散件有3500吨,工地上到处都是各种散件。为了赶进度,早晨6点就开工,晚上10点还在干活。”他说:“架梁前夜,大家都睡不着,几乎干了个通宵。”而就在2005年7月28日世界“第一架”成功后,刘乃生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原来的一头黑发都白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