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陈成沛
本报讯 日前,第二届北京少年儿童书信比赛遭到了北京小孩的冷遇。
有关专家分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生于“互联网一代”的孩子开始忘记中国“鸿雁传书”的传统。
这个消息,也让越来越多习惯通过手指点击传递信息的人们,开始反思数字生活大潮中的人类传统传承。
写信的孩子越来越少
这次比赛一开始,中心局信函分拣现场就贴出了“关于如何做好少年儿童书信比赛邮件处理的通知”。但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分拣现场并没有发现过大量成批的参赛信件。
邮局的分拣员反映,只有在圣诞节和元旦前才能够更多地看到一些学生之间相互寄递的贺卡和明信片;另一方面,学生主动寄明信片给父母和家人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而不久前,一项针对青少年儿童上网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
纸牍书信未入坟墓
与此相对的是,《华尔街日报》科技专栏“Loose Wire”的专栏作家Jeremy Wagstaff指出:数字时代并非纸牍书信的坟墓。
“尽管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能够像从前梦想的那样储存、交流、分享和创造,但它也可能夺走了我们的传家宝:一些我们可以触摸和感觉到的东西。”
“我们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这个数字时代技艺高超的大师。”来自香港的Jeffrey Marcil也在给Jeremy Wagstaff的信中说,“不单单是书信写作技巧在改变或丧失,信件本身也如是。在进入电子邮件时代10至15年之后,普通人还不知道如何为电子邮件存档。”
Jeremy Wagstaff据此认为,我们或许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现有的五花八门的记录生活的手段,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利用它们。
他说,他最近花了一整天时间恢复朋友的硬盘——里面存满了工作资料、家庭文件以及其他东西,而且自去年10月一直都没有备份,却最终无功而返。之后他对所有储存媒介都丧失了信心。
“有的人正在努力利用科技,而不是让自身成为科技的奴隶。但是令人难过的是,当你完全依赖科技时,科技说不定会捉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