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松而非松,松而有力是意拳的精华之处。台上,一位花甲拳师正扎好健身桩,看似轻描淡写,其实静中有动。他叫郑洪亮,是中国意拳第三代传人。“说实话,意拳重在实战,而不适合表演。”郑洪亮道出其中玄机,“功力深蕴于身体内部,而不在外表。”
今年56岁的郑洪亮说一口地道的普通话,是个标准北方汉子。小时候,天性好动的他喜欢舞刀弄枪。但父母却竭力反对其学武,怕他在外面惹事。于是,郑洪亮就背着家人偷偷地练拳。直到1973年,北京盛行意拳,郑洪亮又拜姚宗勋老师门下。
所谓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以后,每天清晨五点,郑洪亮都会到家附近的公园练习站桩、走步、试力等基本功,一站就是几个时辰。“简单的站桩可以打通气血、疏通经脉,一两个月时间,功力就长进不少。”几年后,他的功夫节节攀升,这引来了不少挑战者。1996年,郑洪亮去台州交流武艺,遇到一位散打爱好者前来挑战。小伙子二十来岁,身强体壮,一上来就想先发制人。郑洪亮借力使劲一掌打在对方身上,接着一个劈手划在小伙手臂上。顿时,小伙子一个趔趄倒在地上。 “打拳是为了强身健体呀,年轻人。”心服口服的小伙立即拜师。
多年的刻苦习武使得郑洪亮深受老师的器重。1981年,在师傅的安排下,郑洪亮南下杭州准备推广意拳。令人遗憾的是,意拳发展鼎盛时,他的师傅却去世了,推广活动一度搁浅。“那时,准备在央视推广意拳,连节目都安排好了。”回忆起当时,老郑有些遗憾。后来,他沿着师傅的足迹开始往前走,一直到现在。
同样是意拳高手,身着紧身背心、有着健硕肌肉的李全山更像是名运动员。今年33岁的李全山自幼爱好武术, 19岁那年,感觉实力相当的李全山想和北京中意武馆的姚承荣师傅讨教一番。姚拳师只是单拳在李全山的胸口点了下,就让他觉得一阵心悸。 “我终于知道什么是真功夫了。”磕头拜师后,李全山便努力地钻研意拳,成为中意拳馆的一员。
和郑洪亮一样,李全山也有个宏扬意拳的梦想。“武术的根本不在争强好胜,强身健体是我们要带给大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