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越来越需要利用期货市场这一为我国的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安全气囊”。
据新华社消息 28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眼球。
一个规格并不太高且具有很强专业性的会议,何以如此被世界同业关注?这主要缘于上海期货市场近几年来的异军突起,在全球商品市场,铜、燃料油的“上海价格”“上海库存”已拥有相当程度的话语权。
统计显示,2001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逐年快速增长。成交金额2001年仅为8600亿元,2002年一举达到1.6万亿元,2003年突破6万亿元,2005年突破6.5万亿元,占全国期货交易总量的半壁江山。
以铜期货为例,目前,上海不仅是中国国内铜市场的定价中心,而且已经成为国际铜期货市场的三大定价中心之一。世界最大产铜国智利的政府铜工业委员会月报,定期跟踪报道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数据;上海期交所制定的铜期货“交割规则”,已经同世界老牌期货市场伦敦金融交易所(LME)的有关规则一样,成为世界铜生产商进行仓单注册的国际性标准。实证研究也表明,现在上海期货市场对LME的影响力超过了30%。
本届论坛上,最大的声音就是呼唤中国期货新品种尤其是金融期货的“横空出世”。从国际期货交易情况来看,工业品、能源、农产品等实物期货交易只占总交易额的很小部分,而交易的重头戏恰是我国还未曾涉水的金融期货。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论坛上说,要继续把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等期货品种的开发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扩大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同时,要积极做好金融期货推出的各项准备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通过金融期货的发展,完善期货市场的结构。
“从表面上看,衍生品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然而,衍生品交易的作用在于将投资风险从风险厌恶者转移到风险偏好者那里,从而使得每一个参与者都实现了与其相适应的风险水平,结果是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基础市场。在投资日益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如果不利用衍生产品的对冲和价格发现功能,才是最大的风险。”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博士说。
据上海期货交易所透露,今年将加紧钢材、铅、锌、石油期货和铜期权等品种的开发及上市准备,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新一代交易所系统第一期项目建设,启动“衍生品开发与数据处理中心”项目建设,制定期货市场QFII试点实施方案。
从这个角度而言,“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是一面镜子,它所映射出的上海期货市场发展吸引世界“眼球”只是一个“虚像”,其背后的“实像”,乃是世界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关注——中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越来越需要利用期货市场这一为我国的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安全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