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接我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成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昨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出通知,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名单。浙江有59处遗迹成为新增的全国文保单位,为历批之最。
成为“国保”出人意料
京杭大运河成为全国文保单位,让很多专家出乎意料。记者看到,在名单中,京杭大运河被编入“古建筑类”,年代为“春秋至清”,涉及省份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浙江省文物局有关人士说,在我省的申报名单中,并没有把京杭大运河列入其中,只是申报了运河浙江段上的3座古桥,所以京杭运河成为“国保”出人意料。这位人士表示,京杭运河成为全国文保单位后,如何加强保护,给他们很大的压力。目前,京杭大运河在浙江具体有哪些地段,哪些遗迹需要进一步保护,有关部门正在研究。
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据了解,国务院此次公布的名单,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为前几批所罕见。我省共有59处遗迹成为新增的全国文保单位,古遗址11处,包括萧山的跨湖桥遗址、浦江的上山遗址等;古墓葬3处,东阳土墩墓群以及乐清的高氏家族墓地、杭州的于谦墓;古建筑29处,包括宁波的阿育王寺、衢州城墙、绍兴青藤书屋及徐渭墓等;石窟寺石刻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13处,钱塘江大桥名列其中。另外,还有一批项目与现有的全国文保单位合并。像胡雪岩旧居也成为国保,并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庆余堂。 本报记者 金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