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想请教一下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京杭大运河而生的?”“我注意到一些城乡结合部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老人去世以后家里人照样要给他过生日,这种习俗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去吗?”
昨天下午,由本报和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第三讲在浙江图书馆举行。讲座结束后,不少听众还觉得意犹未尽,把主讲人浙江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王淼团团围住,好奇地询问着一个个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问题。而这样的情景在每场讲座结束后都能看见。有的听众甚至每场讲座都来,记者就在其中看到了好几个熟面孔。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要谈到其传承问题。一个个老艺人相继离世,他们的手艺也随之失传,这让很多专家痛心疾首。昨天,王淼在讲座上说,“非遗”的失传和中国固有的传承陋习有一定的关系。传统观念传男不传女,老艺人总舍不得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外人。有意思的是,前天下午,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的讲座中,他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中国民间艺人在教徒弟的时候总想留一手,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导致很多绝活不能留传下来。
除了观念上的问题外,做手工艺品所需的物质材料的短缺则是造成其困境的另一个方面。“以前的紫砂茶壶泡上茶叶放个三天都没问题,现在放一晚上就坏了,为什么?就因为材料不正宗。”王淼说,为了保护紫砂资源不被耗尽,宜兴政府只能在当地划了禁采区。而浙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等也同样面临着原材料的问题。 本报记者 张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