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今人们习惯于把发现核裂变的桂冠戴在著名化学家哈恩的头上,但实际上这项功劳却应该记在这个名字下:莉泽·迈特纳。在这位有着犹太血统的女科学家的一生中,在那个男性主宰的世界以及犹太人惨遭迫害的时代中,她一面艰难地与多舛的命运抗争,一面坚持自己横贯物理与化学两大学科的研究。她确立了核裂变的概念,却一生拒绝研制核武器。
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于1878年11月出生在维也纳。升入了维也纳大学之后,迈特纳遇见了当时世界杯上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的玻尔兹曼。28岁时,她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完了物理学博士学位,次年来到德国柏林大学,师从量子物理学奠基人的普朗克。
在学习之余,她幸运地被慧眼识才的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时任柏林大学化学教授的埃米尔·菲舍尔看中,招入了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工作,也开始了与哈恩的合作。
然而,尽管迈特纳幸运地遇见了“伯乐”,但是却没有办法改变世俗。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无法进入那个被男性主宰的研究所的正规研究楼里展开工作,而只能呆在楼外一间木结构的工作间里,进出也只能走边门。这样的歧视并没有挫伤迈特纳在学术上的进展。1917年,这位物理学博士取得在化学方面的第一项重大成果——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镤。然而身为女性的她却无法享受到应有的荣誉。
上世纪20年代初期,她开始研究核的同质异能现象;20年代末,她在长期研究衰变问题后,对卢射线连续能谱作出确测定——泡利于1930年提出的中微子假说正是基于迈特纳的该项成果;30年代中期,她用中子轰击铀发现4种放射性同位素。在纳粹的迫害之下,她被迫离开了德国,于1938年7月几次辗转之后逃亡到瑞典,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研究所任教授。
1938年年底,哈恩与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研究中发现,利用中子轰击铀之后会有中间质量的元素钡等产生,令他们深感困惑。迈特纳提出了一类新的核反应——裂变,并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预言:核裂变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通常物质燃烧释放的化学能的几百万倍。
核裂变概念的提出,使得迈特纳攀上了自己学术研究的顶峰,同时也为链式反应和原子能的发现与应用开辟了道路。但1944年颁发的诺贝尔化学奖以发现铀裂变为由颁发给了哈恩一人!1968年,迈特纳病逝。1979年,德国在纪念爱因斯坦、劳厄和哈恩这3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百年华诞时,特意将时逢其101岁华诞的迈特纳与3人并列。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