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大讲堂
3  4  
PDF 版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传承与张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在离我们国家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恰好只有一周的日子来谈论文化遗产母体的一个分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意义的,也是有点兴奋的。这是否有点像村子里要过节了,阡陌里巷间的孩子们被气氛所感染而情不自禁地打开话匣子在快乐地交头接耳?反正我现在有这么个感觉。在文化面前,特别在母性文化面前,我们都是孩子。

  一对并不一样的双胞胎

  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必定要提到物质文化遗产。在哲学范畴里,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思维而言的存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包含着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我们现在坐着的椅子、手捧着的茶杯是物质吗?因为物质还有一个界定,那就是不能被创造和被消灭的。所以,椅子的材质木头,杯子的原料瓷土,甚至更基本的原素才是物质的本来。如何把木材变成椅子,将泥巴转化为诱人的瓷色的这些技艺与流程,包括这相对于物质存在的思维才是非物质的。

  比如我们的河姆渡文化里面很多的陶器、石器,这个是物质,这个石头的东西是物质;我们的原始人民怎么样打造一个石器,怎么把一个哨子吹响,是非物质。我们看到很多的木雕和石雕,龙飞凤舞,这个千年的石雕是物质,而制作作品的工艺流程——也就是这个手艺,是非物质的。

  在文化遗产的领域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相互浸润,内在勾联的。唱好一首民歌必须有好的歌喉,天生的好嗓子是物质的,但这唱的方法则是非物质的。比如我们拉二胡,它的本质是物质,但是那个非常动听的旋律是离不开耳,离不开弦,离不开木头的,是互相关联的。同样,在河姆渡文化层里发掘到的种种文物,现在我们往往把它归类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但其中又充满着许许多多我们的先民的智慧,留下了珍贵的无形的原始非物质文化印记……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孕育于远古洪荒,几乎同时呱呱坠地的一对传统文化的双胞胎,但它们有着各自的属性和外在形式。

  关于非物质文化的解释

  为什么我们今天能够成立一个“文化遗产日”,为什么温家宝同志亲自批发国务院的文件?为什么在昨天(6月2日)正式公布了我们5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在我们国家的文件上面,讲得很好,我可以读一下,非物质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让我感到分量很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是近几年才有的。我手上有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在近几十年来所有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件,以前的提法是“保护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1998年的时候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到2003年的时候,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是第一次出现正式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公约我们是签约国。

  我现在做的工作是浙江省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我们2003年正式启动,到了2004年的时候,我们和国际接轨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基本接轨,只是根据中国国情与民族特征更明晰地加以了表述,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是这样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的莫大包容真使人有笼罩天地、点击万物、触及芸芸众生之感。

  非物质文化的保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两部分的内容,第一个是各种表示形式,第二个是文化空间。

  我们听到过秦腔,秦腔是非常高亢豪放的,如果秦腔在碧波粼粼的西湖边一喊,游人就会觉得奇怪。同样是苏州话,嗲嗲的,也不适合在黄土起伏满山羊群的地方说。“谁不说俺家乡好”,老百姓都有这个情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活靠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是不行的,这个存活也还是短暂的。

  我们现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成绩不少,问题不小。我以为症结主要在于:一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其赖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的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根本的、基础性的东西快没有了,依附在这基础上的东西也无法存活。二是民众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给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巨大冲击。

  有一些人认为这么陈旧落后的东西还要它干吗?诚然,由于各个时代遗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都会不同程度地打上那个时代的历史印记,因而不可避免地会遇上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情况,对此我们应该历史地、辩证地去省察,因为它为文化人类学提供了值得珍视的研究价值,为当代艺术家的创造赋予了值得借鉴的丰富生动的素材。在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史上,化腐朽为神奇,以他山之石攻玉的例证是不胜枚举的。柴可夫斯基一生写过大大小小包括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在内的各种体裁的作品数百种,其中让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感动得“泪珠挂满了两颊”,不住地说着“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的是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歌谣风行板”,其音乐主题是如何来的呢?那是1869年,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明卡这个地方,在他妹妹的庄园里,听到粉刷墙壁的泥水匠所哼唱的民歌,大为惊奇采集来的。我国当代舞蹈大师贾作光早年不但在蒙族游牧文化中汲取营养,也从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的“萨满”巫师的颠狂中寻找动律,因而成为了蒙族舞蹈的当代奠基人。但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嬗变,许多人的视听觉还是被太多的西方文化的负面性所浸润,特别是一些青年朋友对民族民间的本土文化似乎不屑一顾。

  还有一种情况也令人心焦,我在近几年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普查与采风过程中,往往是前次来还与某老艺人促膝交谈,下回去却斯人已去!一边在普查,一边传承人撒手西去的情况在我省各地都有,但有时是一个艺人承载了一个传统品种呀。

  三是许多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地方名为创新或打造,实是或缺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的“建设性破坏”,伪民俗,人造的“原汁原味”到处可见。一些地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与力度也远远不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有需要等等,这都使我们联想到现在必须加快、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实在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

  存与活,一个向标的两种手段

  我们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让它存下来还是活下去,这个要讲一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存放在符合要求的博物馆等相对比较固定的场所就可以了。比如,我们把河姆渡的文化摆在那里或者我们把新发现保护在当地,只要有一定的科技手段是能保存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使它很难独立存在,其依附性也就促使它的存活是流动不居的。这就给我们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难度。经常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学者在讨论的时候认为,最好的存活办法就是保护它的生态环境,把它存放在民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间“活”起来,活态的“存活”最可能成功,也是最生动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在当代存活下去,有的也只能暂且以“保存”的办法使之不致于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保存与存活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相辅相承,交替运用的手段。

  毫无疑问,辫子与缠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事象中极富本土性、典型性,也是逝去的那段长长的岁月中具有代表性的,因为它曾与广大女性生活休戚相关,是传统女性文化的一部分。这能在现在存活吗?当然不能。一类本质上属于糟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应被利用的部分让利用它的人去筛选外,基本上的手段目前是保存,是先将这文化遗产承接过来,而暂时不去承继。而另一类存活好的做法我们也不难看到:那春节、元宵间火红的对联,璀璨的灯彩,翻卷在村头的龙灯,突兀眼前的傀儡戏;还有在袅袅炊烟村落间铺设石子路的工匠,洞房花烛夜麻布帐里的荷花被技艺,追逐荧火虫时的童谣……只要做得好,都是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生生不息的好路子。高明的做法是不去中断其符合自身规律的演变链,而去帮助营造能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文化生态。

  一个地域的原住民,一般都有强烈的“恋域情结”,父老乡亲也只有在对地域文化的亲情及与文化的适应中才能迸发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狂喜和炽热,才有兴趣和意愿收徒传艺,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可能永恒。

  守望时需要张扬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所以“守望精神家园”成了人们的共识,嘹亮的口号——这当然很重要,但仅仅守望是不够的。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不是静态的保护,除了守以外我们还要行动。

  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保护下来,又为了什么?我们很多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超女,而对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痕迹不太喜欢,就是我们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当代意识。所以,我们还要创造,还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出去。

  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使命还有一项,就是继往开来!开来,就要去开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积极因素,开拓我们的今天与明天,是开步而行之。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望的同时,还需要张扬,是人的内驱力推动文化的张力,让传统文化去迎接时代风云,在注入时代因素中张扬这类优质文化的个性,如果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在新文化的建设中起更大作用的。

  当我们也回首眺望一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造的成功先例,人们是不得不为之惊喜不已的:汲取了陕北民歌音调的一曲《东方红》让全国百姓耳熟能详,还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响彻寰宇;荣获国家文华大奖的我省原创音乐剧《五姑娘》是由吴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嘉善田歌、平湖钹子书等音乐元素和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

  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造时,有些国际与国内成文的规则,还是应该努力遵守的。如,1989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5届会议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中就明确提出:“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负责制定的《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中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呼吁各国维护那些可以追认到作者的未公开发表的传统文化作品版权;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6字“基本方针”中的“合理利用”也包含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造、利用时必须合理的规定。

  由此,当我们面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造时,要注意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发表与未发表作品的版权;对传统品牌的创造特别要注重保留其基本因素,京剧再改革也要姓“京”,越剧要一定姓“越”就是这个道理;再创造后的作品,还要符合多数社区住民期望的表达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而是另类样式的,要去倾听老祖母脚步声,传宗接代又要光耀门庭式的创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