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8版:财富·台
3  4  
PDF 版
· 纽约酒店 忙“变身”
· 棕色地块的LOFT运动
· 改造,给旧建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6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改造,给旧建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詹丽华

  

  棕色,在地图上通常被用来表示工业用地。LOFT,英文原意是顶楼、货仓,现在泛指那些从旧厂房或仓库改造过来的、富有创意的现代思想、文化艺术时尚的办公或居住空间。

  当棕色遇上LOFT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变化?这个问题早已有了答案。在美国,很多创意设计公司聚集在纽约的Soho区(Soho意思就是在休斯顿街的南面),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们看中这些被遗弃的厂房,通过各种装修改造,把厂房打造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天地。随后,各种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品牌店也纷纷跟进。如今,Soho区里聚集了上百万的人群,已经成为纽约市最著名的文化和时尚街区,最酷的艺术馆,这里的地价和服务行业也随之被带动起来。

  三年前,杭州运河边的杭印路成了浙江第一个LOFT创意社区,然而时至今日杭州也没有出现第二条杭印路。回头去看纽约,这个LOFT运动的发源地仍在蓬勃发展,它告诉我们随LOFT而来的不仅是新的生活空间更是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记得某次采访时,一个广告人艳羡地说,杭印路49号“真漂亮,可惜现在有钱也租不到了”。问题或许就在这里——LOFT最初吸引杭州人是因为它完成了建筑物的重生,把旧厂房、仓库改造成新的创意社区。而此后,它更多时候变成了开发商提供的一种大空间、开放性住宅户型。开发商向购房者出售着这种也许自己也不甚了解的洋概念,这种销售行为本身或许无可厚非,但它也模糊了焦点——LOFT的精髓在于改造和重生。

  浙江大学科技与文化研究所课题组黄华新教授在一份杭州LOFT的研究报告中列举了LOFT社区形成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曾经繁荣过的工业区留下大批的库房;城市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较高的经济、商业活力;有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创新时尚群体;有发达的大专院校和教育社区。这些杭州都具备,而随着工业区的外迁,还有更多旧厂房、仓库将被废弃,从节能角度看,不论好坏一概拆除显然不是最经济、合理的做法,它们需要的是“重生”,像上海的泰康路、长寿路,杭州的杭印路。

  无论是厂房改LOFT,还是酒店变公寓,改造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面临困境时的相同选择。还有更多例子,比如在奥斯陆曾经把废弃粮仓改造成大学生公寓。作为粮仓,其主体也是钢混结构,也有外墙保温,经过改造,中间打开做成通道,两侧就是辅助房间,作为小厨房,等等,里面作为学生起居用,粮仓的圆柱造型非常独特,有些后现代的意味,而当年用来称粮食的大磅秤成了公寓最别致的摆设。

  如何充分利用建筑寿命周期内的潜力,我们缺少的未必是更新改造技术,而是观念。或许我们都需要记住世界著名建筑师罗伯特·温特里的这句话——建筑物不能只有一个用途,一旦最初用途结束,它们必须能够被改造成其他用途。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