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聿敏
本报讯 王星记、楼外楼、张同泰、边福茂……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但是在今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共计518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虽然我省入选的项目达到39个(44个子项),位居全国第一,我们却看到众多老字号缺席。明天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昨天浙江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丁惠敏表示,老字号企业要抓住这次让自己“焕发第二春”的机会,杭州老字号已经计划抱团出击,集体申遗。
在首批名录中,记者看到我省共有越剧、梁祝传说等39个项目入选首批名录,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字号”却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实力。杭州老字号中只有张小泉、胡庆余堂和西泠印社被列榜上,而另外很多知名的老字号都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这次机会。丁惠敏表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字号”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遗产。像“王星记”扇子,虽然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并不常见了,但现在它依然发展得很好。这就说明老字号到最后经营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种文化了。她说,从最近的一系列活动可以看出,现在国家也很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众多老字号企业也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发展壮大自己。
对于众多老字号缺席首批名录,丁惠敏透露,这可能是在去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很多杭州的老字号企业都不知道该事,也有的不知道具体手续如何。因此,今年协会准备对所有的老字号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集体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