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年前相比,美国人今天偿还信用卡欠款的积极性要高得多,这反而使众多信用卡发卡企业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
在美国,不但所有金融机构几乎都能发放信用卡,大的连锁店如沃尔玛、HOME DEPOT等实业机构,也可与金融机构联手或自己单独发放信用卡。发放信用卡业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盈利的一大途径,是实业机构拉回头客的重要手段,因而,有能力发放信用卡的机构,长期以来都在利用各种诱惑手段,刺激消费者使用自己发放的信用卡。今天,即使是没有经济收入刚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也已成为信用卡发放公司争夺的对象。《尼尔逊报告》的统计表明,美国人手上的信用卡在1996年就达到4亿多张,这些年来持续增长,现已经上升到近7亿张,信誉符合标准的消费者人均持有5张左右的信用卡。
美国信用卡发放机构通过管理信用卡业务盈利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者每使用一次信用卡,刷卡公司就要支付相关信用卡公司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二是消费者如不在优惠期内偿还信用卡公司的账,就得为未偿还的欠款部分支付高额利息,利率从9%到30%不等。
在不少美国人被信用卡“高利贷”长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同时,信用卡利息却为发卡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如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花旗集团,2005年246亿美元净收入中的17%来自于经营信用卡业务。美国银行业去年仅从信用卡业务中赚的钱,就高达306亿美元。然而,近一两年来由于金融产品的进一步多样化,加之深陷债务的美国人开始聪明起来,信用卡公司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升值,美国人拥有住宅比例上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70%以上,住宅财富效应刺激着美国人的消费不断增长。银行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住宅抵押信贷”,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借贷空间。根据一般银行的规定,住宅抵押信贷利率随着银行优惠利率而升降。在美联储利率一年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时,住宅抵押信贷利率只有4%上下,而今天已随着美联储的利率调整上升到7.75%。尽管这样,住宅抵押信贷利率也比信用卡债务利率低好多。这使得不少美国消费者拆东墙补西墙,用住宅抵押信贷,偿还信用卡使用中所欠的债务。
这种做法让靠高利贷盈利的信用卡公司受到挑战。如2005年,银行从信用卡经营中的盈利额与2004年相比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达3%。为应对这一挑战,信用卡公司加剧了相互间的竞争,其主要手法一是争夺客户。如部分信用卡公司向消费者提供低利率债务转移优惠,从其他公司争夺客户。另一种手法是进一步提高信用卡欠款利率,让借贷人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这一招尽管残酷,但相当一部分欠款人却因各种原因而无力摆脱困境,不得不继续借新债还旧债,从而不断地为信用卡公司“打工”。
再者,信用卡公司间也加大了并购收买力度,实力雄厚的信用卡公司借吞并小公司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以期维持利润率的不断上升。
看来,金融等发放信用卡机构间的激烈竞争及新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的确能给美国消费者带来好处,但要走出债务困境,最终还要看消费者能否改变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