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运河两岸的旧貌新颜,激发了艺术灵感;钱江晚报20年的相知相伴,唤起了创作冲动。纪念钱江晚报创刊20周年大型艺术行动《画说大运河——记忆与现实》昨天举行,30位我省一流实力与影响力的国画家和油画家,在畅游运河与塘栖古镇之后,用一张张充满激情的画卷,表达了对运河保护的支持,表达了对钱江晚报20岁生日的祝贺,而孔仲起、卓鹤君、何水法三位知名艺术家,更是合作完成了一张六尺整张的巨幅画作《君子之风》,隐喻钱江晚报20年来“稳健、扎实、主流”的办报风格,并欣然题字“庆祝钱江晚报创刊20周年暨晚报连续四年稳居世界报业百强”。
本报自1986年创刊以来,坚持新闻立报、内容为王,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主流媒体、一流实力,拥有市场广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浙江惟一两度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的惟一媒体。
世界报业协会日前刚刚公布的发行量世界100强,本报排名第74位,这是继都柏林、伊斯坦布尔、首尔年会之后,第4次登上世界报业百强排行榜。本报也成为连续4次蝉联世界报业100强的省内惟一报纸。这也是今年以来,本报荣获2005-2006年中国最具价值媒体100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报纸类30强、全国晚报质量前10名等众多荣誉中的一项。
运河、古镇,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
为支持本报这个艺术行动,昨天上午,72岁的老画家孔仲起专门提前结束了浙江医院的体检,第一个来到了运河码头,并笑称“我是30个人里面,年纪最大,住得最远,来得最早的”。
昨天恰逢49周岁生日的浙江画院副院长孙永、刚刚把女儿送进高考考场的浙江画院副院长张伟民等纷纷来到码头。9时整,水上巴士“西湖号”一声汽笛,本次活动的帷幕正式拉开。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长达1794公里。在漫长的岁月里,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在来自浙江民乐团的马崊、王涛演奏的江南弹拨乐,与“和茶馆”特意准备的茶道表演的相伴中,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副馆长周新华,开始了对运河两岸风光的介绍。虽然艺术家们也算见多识广,也曾看到过很多晚报关于新运河建设的报道,但耳朵里听着专家关于运河杭州段“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的蓝图介绍,看着运河边翻修过的整齐的堤岸、一幢幢新建的高楼,大家还是非常振奋。浙江画院院长张华胜、画家何水法等几位在运河边长大的老画家更纷纷回忆起了当年的难忘岁月。
张华胜小时候是住八字桥的,他向记者描述:“当时水道密布,烧香的船可以一直开到昭庆寺。”而中国美院教授吴山明则回忆道:1956年,当时他在双林乡下乡时跟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最难忘的是有一次跟着一条船,顺着运河到拱宸桥运肥料,“当时管那叫进城,别提有多开心了,我还记得出发时天还没亮,河堤边的萤火虫一亮一亮的”。
船至塘栖,唐代古桥广济桥就在码头前200米处。苍翠的霹雳藤、斑驳的桥栏杆和石板台阶,仿佛向我们述说着1000年来古桥之畔发生的故事。“44年了!”曾在上世纪60年代,为塘栖美景所醉而绘下一幅《广济桥》的孔仲起说。
虽然广济桥边古老的骑楼、美人靠已基本不复存在,但悠长、深邃的江南弄堂太史第弄,因为砌入墙中而得以保护下来的乾隆御碑,还是让画家们感慨万千。孔仲起、吴山明、张伟民以及美院油画系副教授井士剑等,都掏出了速写本画了起来。张伟民说,等这批速写整理好了后,要拿来跟晚报读者分享。自费订阅晚报的他说,喜欢晚报,就是因为晚报的文化味强、能抓热点、对政策与国内外大事的解读扎实、准确。
笔墨、诗韵,祝福晚报万千读者
下午,曲院风荷公园内的西湖会,创作的高潮开始了。孔仲起第一个拿起了毛笔,他说“要44年后再画一次广济桥”。随后,中国美院副院长刘健、中国美院教授陈向迅、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美院国画系副主任王赞等纷纷泼墨挥毫,并吟诗题款,祝贺晚报20岁。
陆续地,作品出来了:何水法的《塘栖枇杷熟》,色彩浓重,颗颗果实圆润饱满;刘健的《运河采菱图》上,两位江南美少女身姿飘逸;张伟民笔下的四季海棠,新鲜得仿佛还挂着露珠;陈向迅的《运河印象》,山色水影婆娑……中国美院教授、博导卓鹤君更是认真,他专门在家里创作好了一张《水乡》,他说他觉得现在的江南水乡味道不如从前,这张画还是他专门查阅了上世纪80年代自己在绍兴、湖州一带的写生稿,然后才画出了这张画。
72岁的孔仲起先生极为认真,一站就是两个半小时,一笔一划绘出了一座今天的广济桥新景:古桥、拖船、新时代的市民……他给这幅画起名叫《时运通畅》。孔老说,当年自己画这座桥时,当地的商业还不繁荣,如今塘栖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富足很多。广济桥又名通济古桥,中国文化中这“通”字很有讲究,通顺、通畅、圆通,善于变通才长久。有了京杭大运河,南北货物才能汇通天下,广济众生。今天借“时运通畅”四字,祝福大家、祝福沟通了千家万户的钱江晚报兴旺发达。
本报记者 蒋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