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带一双新鲜的画眼 看千年古运河变迁
· 运河应多些历史痕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运河应多些历史痕迹
坐水上巴士游运河 30位画家感慨古风新貌
  本报讯 说起京杭大运河,她的运输功能家喻户晓。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大运河已慢慢演变成运输和旅游并行的河流,昨天,钱江晚报创刊20周年大型艺术行动——《画说大运河》,就是以杭州水上公共观光巴士公司提供的水上巴士为载体,让来自中国美院和浙江画院的30位具有一流实力和影响力的画家,感受了武林门到塘栖的两岸风光。

  天下粮仓,熙攘漕运。“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从元朝开始,京杭大运河就承担着漕运的重任,将江南征得的粮食货物通过运河运往北京;也因为有了运河,从隋唐开始,宁波绍兴等境内的瓷器、纺织品等通过运河销往江苏、辽宁等地,运河的商运随之兴旺起来;与此同时,运河的客运功能也应运而生,皇帝出巡,凡通运河的地方,几乎都走运河……

  随着历史的积淀,如今,京杭大运河除了运输功能,她那厚重的文化也吸引了很多人观光游览。据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周新华副馆长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无锡和杭州境内的大运河,不断吸引市民和游客观光游览。杭州更是领先,2004年10月28日,杭州开通了“水上观光巴士”,这也是全国首个在市区运河主干道中开通水上巴士的城市。

  昨天上午,很多第一次乘坐水上巴士的画家也甚是兴奋,透过透明的舷窗,两岸运河风光一览无余。靠窗而坐的油画家娄申义戴着墨镜,聚精会神地看着窗外,“水比以前干净多了,河道也都出来了,运河看起来赏心悦目,我觉得运河应该是一个文明的概念,不仅有运输的痕迹,更应有两岸历史的痕迹。”他指着一个古码头说,“你看,像这样的建筑,是大运河旅游应有的,它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的痕迹。”

  正如画家们说的,运河应更多一些历史的痕迹,因为通过水上巴士游览运河风光的人越来越多。刚刚举行的塘栖枇杷节期间,杭州水上巴士平均每天运输三四百名游客前往塘栖。“并不是说坐船快捷,而是坐在巴士上,能领略千年运河古风新貌。”一位画家深有感触。现在,杭州水上巴士公司共有大小不同的6条巴士,默默地行走在运河上。    本报记者 陈伟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