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悠悠古运河,在历经千年之后,将焕发出怎样的生机和活力?昨天一早,参加钱江晚报创刊20周年大型艺术行动——《画说大运河》的30位我省著名画家,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杭州武林门轮船码头起程,一路溯流北上,用他们独具慧眼的视角,审视大运河的新风貌。
相机画笔,贪婪捕捉运河美景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余杭塘栖。虽然只是京杭大运河中很短的一段,但沿途的风景很典型地反映了南运河的特色。随行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副馆长周新华介绍说,前不久,运河整体被入选为国家级文保单位,而这次的旅程中,我们将看到运河浙江段上最有名的三座古桥中的其中两座——拱宸桥和通济桥。
对于参加《画说大运河》采风活动的很多画家来说,大运河并不陌生,或是从小生于斯长于斯,或是曾在运河沿岸写生作画,运河就像母亲河,不仅滋养了他们的生活,也滋养了他们的艺术生命。
昨天,在游船上,中国美院教授、博导卓鹤君很兴奋地拿出一叠画纸给记者看,画中,河流的两边是重重叠叠的白墙黑瓦的水乡建筑。卓鹤君说,这是他上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水乡行”系列,1982年第一期的《富春江画报》封面还选择了他画的一幅运河片段。“你看,这种房子多有味道。”
中国美院青年画家施峥、花俊、童雁汝南,在船快驶近拱宸桥的时候显得特别忙碌,拿着相机不停地按快门。他们说要把各种角度的拱宸桥都拍下来,回家做样本,好好创作一幅拱宸桥的图画。
晚报情深,众画家爽快参与
昨天是孙永的生日,家里人早帮他安排好了节目,不过,收到本报画运河的邀请,孙永立刻决定延后家人安排的庆祝活动,先来游运河。“几十年前我就想画拱宸桥,但是因为角度比较难选,怕画不好一直没有动手。这次我回去要好好构思一下,完成这个心愿。”一边拍着照片,孙永一边感叹:“这个生日过得太有纪念意义了。”
在这些浙江画坛的领军人物心目中,晚报就像是他们的老朋友一样,最典型的是昨天一身红衣的何水法,十几年的交情下来,他和许多晚报记者交上朋友,大家熟络地和他打着招呼。
参加这次活动,各位画家们都非常投入,中国美院副院长刘健是应邀得最痛快的,以至于本报负责邀请的同仁感叹地说:“三秒钟约定,真爽快!”
浙江画院副院长张伟民的女儿昨天要高考,送完女儿上考场,张老师立马赶了过来。72岁的中国美院教授孔仲起虽然是在昨天参加盛会的画家中年纪最大,却是来得最早的,最令大家感动的是,他是被我们从浙江医院“请”出来的,为了参加这次活动,老先生特意提前做完体检。
慧眼采风,塘栖入画分外美
船到塘栖,不少画家刚一踏上岸,便迫不及待地拿出画笔、画板,要把眼前的景物收入自己的画纸中。孔仲起说:“我今天是专门带了一双新鲜的眼睛来看运河的变化的。”为了这次重游古运河,孔仲起还专门带了44年前画的塘栖风景图的翻拍照片来作对比。“这座通济桥没什么变化,但河两岸的房子不少成了水泥结构的新建筑,有点遗憾。”孔仲起笑着说,“画画的人都是怀旧的,因为旧东西容易入画。”
“我希望看到的运河是既繁华又古朴。”中国美院教授吴山明说,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为了编写一本水乡风光的速写书,专程选了运河的几个景点画了一批画。“那时候运河是交通要道,很多人从杭州到苏州、上海都选择从运河坐轮船去。”吴山明回忆说,虽然这种实用功能已经大大退化了,但运河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不能让它失传。
本报记者 张 瑜 方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