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市瓯海区,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制作古农具模型。扇谷用的手摇风车,灌溉用的人力、风力和牛力水车,耕田用的犁,这些对城里年轻人来说恍若隔世的农具,在他们手里得到了活生生的再现。
“这是世界上最小的牛拉水车、最小的脚踏水车、最小的手摇风车,已分别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还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呢。”胡理渊和张玉燕夫妇拿着10多件小农具,高兴地说:“别人制作车模,我们制作‘农模’。”
洋玩具勾起农具情结
58岁的胡理渊和53岁的张玉燕都是普通温州市民。他们怎么会迷恋上制作农具模型呢?这还得从胡理渊的身世说起。
胡理渊出生在城里,10多岁时随父亲下放到农村,长大后又到黑龙江支边。在农村的几十年生活,让他对农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温州后,他仍然忘不了那些古朴实用的农具。
2000年,张玉燕在温州逛街时,被一家商店里摆着的一个外国古代木板车模型深深吸引了。她想,中国是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古老的耕犁、风车正在远去,记录并保留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它们制作成模型保存起来,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当她兴奋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时,同样勾起了胡理渊原先的农具情结。
几天后,两人把杂货店转让了,用积蓄购置了一台照相机,然后背上行囊,到温州、丽水、台州等浙南农村,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寻找古农具之路。
踏遍浙南寻访农具
“古农具一般都在较偏僻落后的农村里。我们每天起早摸黑,到瓯海、龙湾直至泰顺、文成等地,挨家挨户寻找。一些好心人会告诉我们,永中镇哪个村有一只百年脚踏水车,仙岩镇哪个村有一架风车,泰顺哪里有一个耕犁……每条线索,我们都不愿放过。”胡理渊说,有一次,他们找到了一个脚踏水车,想拍照时却被索要7000元,没办法只好作罢。
他们的女儿擅长绘画,平时也经常帮助父母,很多破旧不堪的农具,都是女儿一笔一画地画下来。一些农具破烂得看不出原来的完整样子,他们只好拿着其中的一部分回家,慢慢研究。几年来,他俩走过的路至少有几千公里,青田、台州、缙云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历尽艰辛,夫妻俩逐渐积累了300多张古农具照片。
四处拜师制作模型
制作模型,又是一大难题。按照1∶10甚至更小的比例制作小农具,没有图纸更没有工匠。胡理渊、张玉燕跑遍了温州各大图书馆寻找资料,他们的执着感动了工作人员,最终在北京图书馆,他们借到了《天工开物》等书。
做模型需要购买机械设备,他俩咬咬牙,又卖掉了一间小店,全身心投入到古农具模型制作中。
制模型要用竹子,而且用量大得惊人,100斤的竹子加工后可利用的不到一斤。两年间,他俩为制作模型共耗去毛竹20多吨。
为了能做出逼真的模型,胡理渊、张玉燕遍访工匠,永嘉、乐清、瑞安、龙湾等地稍有名气的木匠师傅,他俩都去拜访了。半年后,第一台10厘米见方的脚踏水车模型诞生了。
5年来,他们已成功制作出手摇风车、脚踏水车、播种机、耕犁等7种4000多件形色各异的小农具,耗费了30多万元。
留住千年农耕文明
自从制成第一套小农具模型开始,胡理渊、张玉燕就遇到了尴尬事:他俩和国内不少的博物馆联系过,想赠送他们制作的全套农具小模型,但均被婉拒了。他俩还找过国内好多外贸公司和礼品市场,但这些地方需要大批量供货,而他们全是手工制作,根本做不到。有几个老板对他们夫妻俩亏空几十万元倾心古农具制作十分感动,专程跑到温州商谈合作开发古农具事宜,但事后也是不了了之。
到了2005年底,夫妻俩再也没钱做模型了,退掉了租来的房子,变卖了冲床等工具,已做好的农具都堆在家里。
胡理渊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农具更是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对农耕文化的记录,是一种文化载体。古农具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真想尽可能地寻找并制作出小农具,把它们留给后人。如果今后还有可能,我们还会把这件事做下去,现在手头就有10多种古农具模型可以再制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