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边是八个民工子弟,一边是三十个城里孩子,在几十幅照片的环绕中,他们亲密对话、笑语不断,互相交换联络方式,像是久违了的朋友。
由本报联合浙江教育出版社和省社科院、明珠教育集团、省摄影家协会发起的“我和父母的一天”摄影巡回展,继上周五在明珠教育集团首次亮相后,9日又进驻杭州西湖艺术专修学校。
在此次摄影展上,该校“耕读缘”写作班的孩子们不仅欣赏了同龄人的摄影作品,还与“明珠”的八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从他们身上领悟到了别样的幸福。
当得知许多“明珠”学生是头一回拿起照相机,“耕读缘”的学生最好奇的莫过于他们的拍照经过。
“我看了两遍说明书才弄明白怎么拍。因为太激动,有时我会忘了打开镜头盖。我拍的都是最真实的生活,只可惜技术不到家,把爸妈拍成了‘火眼金睛’。”“明珠”五年级学生许诗杰笑着回忆,逗乐了所有人。
聊到兴头上,“明珠”学生还得意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这是我妈妈在卖早点。她每天早上三点起来,晚上十点才睡,可辛苦了。”“照片里我在帮妈妈梳头,因为我听说用木梳梳头能缓解疲劳。”“有些话我在家里不敢说,因为害羞,但今天又看到了这些照片,我想在这里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聆听并目睹着同龄人的生活,“耕读缘”的孩子不由自主地鼓起掌。
幸福与富足的比例
你的偶像是谁?你的理想是什么?……相处熟了,孩子之间的话题越来越深入,一位“耕读缘”的学生突然发问:“家里条件不好,你会怨恨父母吗?”
“我从没讨厌过父母,我知道他们把我带到杭州上学很辛苦,他们赚钱全是为了我。”
“对。看着那些照片,我就会想起父母为我操劳的样子,我不能再为一点小事跟他们起争执。”
“我将来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
“明珠”孩子们的答案让几名同龄人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而当有人问起:“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
“明珠”的孩子们全部齐刷刷点头,七嘴八舌地解释:“全家坐在一起吃晚饭,多幸福啊。”
“爸爸有空陪我下棋,我就很欢喜。”
“爸妈在菜场里卖鸡腿,我每天都可以吃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鸡腿。”……
听着听着,“耕读缘”的学生们的表情复杂起来。
一个小时的交流时间转瞬即逝,但与“明珠”学生们的对话却深深刻在城市孩子的心里。
“耕读缘”的孩子们即兴作文,写下了自己从同龄人身上领悟的幸福感言:
“爱是神话,爱是语言。生活不需要金钱的填充,只需要爱的灌注……我觉得他们伟大,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宽阔与对爱的了解。” ——沈靖钡
“幸福,它不是星星,总是停在空中,捞,捞不到。美好的生活并不一定要富足,什么电脑、MP3、高级彩电……它并不是最需要的。在摄影展中,一张张技术不高的照片里,我看到了最美丽的幸福。” ——黄瑜洁
“他们的幸福来源于帮父母做了家务,老爸抽空陪他玩了一副象棋……金钱并不是衡量幸福的天平。”——唐晓阳
“一句话,我们的生活与他们有太多的区别。在物质上,他们不如我们,但在精神上他们远远比我们幸福得多。”
——沈子韬
“通过与‘明珠’同学的交流让我知道,爸爸妈妈很累,我们应该多关心关心他们,不要怨恨父母。其实,我们很幸福,可我们自己却不这么认为,让幸福流走了。我们要学会把握幸福。”
——俞容浅
本报记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