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远望:许江的绘画》今在京展出
· 八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其实许江是个很有趣的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艺30余年来首开大型个展
《远望:许江的绘画》今在京展出
  本报北京专电 昨天下午,《远望:许江的绘画》展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许江,这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投身艺坛30余年来的首次个展,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50余家媒体的关注,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詹建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称许江为“文化学者型的艺术家”之余,也大大赞扬了许江在艺术教育、写作、当代艺术的学术组织等方面的成就,但许江在会后向本报记者透露:其实自己最愿意当一个好画家。

  许多年以来,1955年生于福建的许江一直拥有多重身份: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学术组织者——他是上海双年展等多个重大当代艺术活动的艺委会成员,并与蔡国强一道,成为英国权威杂志Art Review评选的“当代国际艺坛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士”中仅有的两位中国人;写作者和言说者——许江出版有《一米的守望》、《视觉那城》等一系列文集,分析当代艺术焦点与文化征候。但正如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高士明所言,许江最根本的身份还是一位画家,他很用功,一直在试图通过画画,表现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思考——这其中包括西方艺术与中国本土语境之间的隔膜与冲突,新技术对传统绘画方式的挑战等等。

  也正因为此,许江在不停地画,而且还在不停地变。本次展览,将公开展出许江自1990年以来至今创作的73幅油画和189幅水彩作品。这262幅作品分三个系列:《世纪之弈》、《历史的风景》和《被切割的远望》。有趣的是:这个过程,刚好是许江从搞跨媒体实验、观念艺术等,回归到传统的架上绘画的过程,像许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刚从德国回来的时候,会把皮鞋和布鞋等很多实物做进他的油画里,以表达中西方文化的对立;后来在表现《大轰炸》、《围城》等历史画卷时,许江在画面上除了颜料油彩外,只保留了一只用瓦粉做的拿着中国象棋子的“命运之手”;而现在,他创作的《葵园十二景》中,全是对无名的自然风景最直观的描绘,这已经是最纯粹的油画。

  “从观念回到架上,从象征返回直观,从天空返回大地。”许江说,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观念与绘画的思索中,自己选择了回归,成为一个“返乡的精神远游者”。而当记者问他,教育家、学者、画家、作家等等头衔中,他更愿意当哪一个时,许江毫不犹豫地说“当画家,而且是一个好画家”。

  又讯:为配合此次展览,主办方将于今明两天在中国美术馆召开“远望:许江艺术之路”与“两个世界的交叠:许江与当代绘画”学术研讨会,同时,在整个展览期间,许江还应邀就“艺术家眼中的‘大学’之道”、“图像时代视觉艺术的策略性思考”等问题,在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分别举办三场学术讲座。

  本报记者 蒋梦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