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于洁
张志荣一大早赶到报社,就是为了献上老杭州的一片心意。祖祖辈辈生活在杭州的张大伯,老底子的故事他可谓是信手拈来,特别是小时侯常去的“范仲庙”。
张大伯今年55岁,老父亲也有80多岁高龄了,虽然说不上“范仲庙”的确切年代,但张大伯告诉记者,“范仲庙”的历史可算悠久了。
“范仲庙”建在以前的青龙街,也就是现在宝善桥这个位置,是后人为了纪念范仲淹而立的,庙里塑立着范仲淹的雕像。就在这个庙里,张大伯的父亲给他念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向他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雨天,庙前的凉亭也成了当年张大伯和小伙伴避雨的好去处。
可惜的是,“范仲庙”在上世纪60年代被拆了。
对于“范仲庙”,张大伯还有几个疑问:他曾去过建德的范公祠,发现两个地方的建筑非常相似,会不会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范仲庙”的每根柱子都比较细,凉亭的柱子却很粗,是别有匠心的设计吗?还有,既是纪念范仲淹,按理应该是“范公庙”才对呀!
如果有读者对这几个问题略知一二的,请拨打本报热线0571-8531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