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个人,我一直心怀歉意。
一位是某个餐馆的老板,多年前在那儿吃饭,在吃下第一口京酱肉丝的时候,牙周病让我很不舒服,于是一直摇头。摇头,是因为牙疼,不是京酱肉丝之故,可是我注意到老板瞄到我摇头,表情也因此变色。
老哥,真的不是菜的问题,是牙疼,现在想想,当时应该跟他讲清楚,甚至道个歉的。
另外一位,则是位在夜市卖水果的小贩。那天他正手忙脚乱的时候,我问:“这甜包是什么水果?”他立刻表现出一副被捉弄的表情,不悦地回道:“是包甜,从右边往左边读,不是甜包。”
这位卖水果的朋友,我也应该向你道歉,在你最忙的时候,提出一个愚蠢问题让你以为我是来捣蛋的,老兄,真的很抱歉。
诸如此类无法投递出去的歉意,若要细数,还真的不少,相不相信,有些甚至连道歉对象都没有。
无法投寄的道歉信(感谢信)这么多,媒体要是有心,不妨开辟一个版面,专门让那些想道歉(感谢)的人发表他们的歉意或谢意。
一个这样的版面,也许会有如下的启事:
“我的祖父前几天过世,临终前,他要我们找到当年给他7、9、13、18、32、41这组号码而让他签中二奖的恩人,因为您,他这两年得以过着优裕的生活。恩公,不管您在哪里,谢谢您。”
“先生,那天在车站的厕所里,因为太急,尿冲出来的时候竟然溅到你的皮鞋,真的不好意思,请接受我的道歉。”
……
也许有人会说,这类的启事,没有清楚的对象,没有清楚的事迹,没有清楚的时空,登了也是白登,因为谁谢谁,谁跟谁道歉,谁搞得清楚啊?
说这话的人,明显忽略了一件事,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缺的,就是感恩、自省、谦逊、念旧这一类的美德,而刊登这些启事,正是让社会重拾这些美德一个具体而微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