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们在一锅水里游泳,一开始水是冷的,有些青蛙感觉到锅底在加热,就跳出去了;有些则继续留在温水里享受。到水快开的时候,那些享受的青蛙大部分死在了水里。
——青蛙的寓言
■本报记者 钟慧丽 张妍婷
“现在没人能找到可以养你一辈子的工作了。”年过五十的美国网迅公司总裁、NEA基金合伙人朱敏跟记者聊到年轻人创业的话题时,特别感慨时代的不同。
“我们那时的大学毕业生,安安稳稳等分配就行了;现在可不一样了,学生一毕业就被抛入市场经济的大熔炉。”
上世纪70年代,朱敏在农村插队,办起了“社队企业”,就是“公社”和“大队”的企业。那时私人开店、办企业是不被鼓励的,弄不好就整出政治问题来。可是现在——
吴立杰,1980年生,2002年大学二年级时办了策划公司;2004年读大四,创办了在法国注册的品牌服装企业。
戎天祥,1982年生,中专毕业后辗转办起了服装店,联合南京城内许多家时尚行业小店,组成“25岁创业联盟”,开创小店经营新模式。
俞瑜,23岁的宁波老板,去年接手家族企业,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公司整理得红红火火。
陈志江,更为传奇,他成立了一个“一人公司”。
……
这些只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边“80年代”的年轻人做上了老板,那边还在校园的“80年代”已经把创业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6月10日,浙江大学第五届“蒲公英”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经过8个月层层角逐,从134支团队中选出3支,准备参加全国大赛。记者注意到,他们参赛的项目非常接近商业产品,如“全景监控摄像机”等,不只是存在于象牙塔里的高端技术。
“在美国,创业计划竞赛大大推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Netscape、Excite、Yahoo等公司都是在美国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谁知道我们这里不会产生下一代商业领袖呢?”一个参赛的大学生很认真地对记者说。
“国家鼓励+就业危机+社会风标”,一位社会学者这样概括“80年代”甚至更小的年轻人创业的动因。
“现在各个地区都在出台鼓励年轻人创业的优惠政策,而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许多公司似乎都是一夜之间崛起,他们的创始人也就此成为社会风标,成为年轻人的偶像。而年轻人自主创业,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是有好处的,因此也是政府支持的。”
观察这些年轻创业群体,与父辈相比,他们不仅具有拼劲闯劲,也具有更高的知识修养、更宽阔的眼光。因而也能产生更多新思路、新模式、新奇迹。
当然,这是这一代创业群体令人乐观的一面。他们也面临比父辈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因为他们的世界更大,心更大,但是成功的几率永远是一样的。有一句话说,“100个人创业,有1个最后成功就不错了。”
从“芙蓉姐姐”一夜蹿红网络我们发现,现在很多事情速度都比原来快。但也许,创业不是。
如果你对年轻人创业的话题感兴趣,那么快打开今天B2版、B3版。我们记录了4个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同时请了企业家、社会学者、经济学者,还有创业者日夜企盼的基金投资人,共同探讨“80年代”创业群体的现象。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但我们希望读者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建议,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