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1版:财富·经济要闻
3  4  
PDF 版
· 钱报二手车现场置换会周六开
· 并非上哪都得 开车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并非上哪都得 开车去
  ■本报记者 方政

  

  本报讯 本版上周三《买车为方便 停车难上难》的报道引起读者共鸣。这几天,不断有读者以电话、电子邮件、论坛跟帖等方式参与讨论。

  车位资源浪费是大家提得最多的。“杭州车位的有效利用太差了!”在本报网络版讨论区,jack_5959以这样的标题来直接表达他的观点。“在杭州一些写字楼和社区的停车位,每天真正停放车辆的不到60%,40%的停车位上大部分时间放的是一个个‘某某某专用车位’的牌子,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是这样!”jack_5959说,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辆车子不可能24小时停着,更不可能每月30天都停在一个地方,所以,在车位有限的情况下,包车位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最大浪费。

  网友GHAOLONG也提到,现在很多地面的车位爆满,而地下的位置空余很多,就是因为很多没有车的人(不排除其中有一些是炒房者的可能)购买车位后空着,造成资源浪费。此外GHAOLONG还提到车主的观念问题,“很多单位或小区停车很紧张,但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却有很多车位还空着。”GHAOLONG说,其实在香港和国外的好多地方,车主停车后上班或者回家还要走上一段路的。但现在我们很多车主总想把车停在自家门口,最好下车就进办公室或家门。这个观念有待转变。

  看了报道,杭州天城路现代大厦已经开始以实际行动解决停车难。该大厦陈先生来电向记者打听立体车库的事,希望能到已经建设停车位的写字楼去学习取经。陈先生说,现代大厦是写字楼,租户很多,目前二十几个车位面对五十多辆汽车已经难以招架,他们也打算建立体车库。

  在参与讨论的人当中,读者王先生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他说,现在国外一些城市不是被动地以建停车场来适应汽车数量的增长,而是相反地以减少停车位来限制汽车的使用。“其实不是一出门就非开车不可的。”王先生说,他现在都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比开汽车还快。”为了证明所言不虚,王先生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他和同事一起出去办事,一次是从位于文三路的九莲新村去石桥,他骑车是42分钟,开车的同事比他慢到3分钟;另一次从北大桥到石祥路的家私市场,结果他比同事整整提前6分钟。“因为停车有困难,以后选择开车出行的人就会减少。”王先生说,从另一个角度看,减少停车位可以引导人们适度用车观念的形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