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儿子总算平安过了考试这一关,可还是跟父母过不去,考试成绩还没下来,这几天就嚷着要离家出走不上大学了,做父母的到底要怎么办啊?”几天前下午,杭州青少年心理热线接到高考生父亲张先生的电话。高考已经结束,但儿子跟父母的关系突然紧张。
随着前几天中考结束,6月最受关注的两场考试高考、中考终于平静地落下帷幕。心理医生提示,紧张的考试结束,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一个心理缓释阶段,有时表现很叛逆,提醒家长正确引导。
儿子老和我们吵嘴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愿望,可我们这个儿子,偏偏不想让父母好过一样,总想用考不上大学来跟我们做对。”父亲讲起叛逆儿子,很无奈。
“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这几天,张先生和妻子忙着咨询,虽然成绩还没下来,但他们已经找来去年的报考资料研究。“儿子一点不关心,把全部的复习资料都扔到箱子里,顾自己看漫画、看球,我们稍微说几句,就跟我们吵嘴。还说要马上离开家,他这个样子,将来上大学我们也不放心啊!”张先生忧心忡忡。
咨询员又联系了张先生的儿子小张,仔细做了工作之后,才了解到小张的感受。“爸爸妈妈关心的只是高考而并不是我这个儿子,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帮他们考上大学的人吧。”小张语气有点冷淡:“高考前他们整天围着我转,什么都关心,我简直如沐春风。可考完好像我就不重要了一样,我看看足球,要指责我不对,反差太大了。说实话,我也担心高考成绩,可他们一唠叨,我就恨不得马上离开家。”
经过咨询员耐心调节,小张同意和父母好好沟通一次,为了填报志愿做努力。
家长不要“重蛋轻鹅”
心理专家分析,大考前,不少家长对考生通常呵护有加,考试结束后,家长觉得总算卸下一副重担,对孩子的态度可能会有变化,而这样的快速“变脸”常常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从往年的经验看,考试后10天左右会出现考生心理波动期,这一时段还会出现离家出走的考生。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徐方忠说,中高考前考生心理压力大,有些孩子会因为考试结束马上释放,而有些则会有“惯性压力”,仍然有各种压力反应。虽然卸掉了考试压力,但一些家长转而开始为填志愿担心,可能会忽视孩子本身。因此特别提醒家长:不要“重蛋轻鹅”,给孩子感觉父母关心的只是能否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不是他们本身。因此家长也要转变态度,和孩子一起顺利度过“后考试疲惫期”。 本报见习记者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