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自隋建城以来,街巷已初具规模,而杭城的繁华则是自唐开始,至南宋建都后杭州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2200多年的历史,杭城被融入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杭州的不少老街小巷陆续消失,古城风貌已难寻觅。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遭遇严重的挑战。小街小巷发生的故事,也许只反映了历史的一瞬或一件小事,但城市的历史文化就需要靠这些点滴去延续。
昨天,“杭州老底子·钱报采风团”首站进社区见报后,在杭州市民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位翁师傅打来电话,原来他藏有被称为“杭烟鼻祖”的杭州宓大昌旱烟店创始人宓庄晓墓表的拓本;一位吴先生则毛遂自荐,“我是专门画老杭州的,几乎所有的老杭州的街巷我都画过呢……”
读者们的热情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有了更多了力量和勇气去继续这个使命:传承城市的文脉,让更多的人了解杭州文化的特征,让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读性继续延展……
昨天下午,“杭州老底子·钱报采风团”又开进第二站——杭州王马社区。
■本报记者 王丽 李冠男
“挖挖老底子,传承历史文化,我们责无旁贷。”从庆丰社区一回来,杭州老底子·钱报采风团接到了“新任务”。“挖老底子,我们也在行,两年前,我们的社区居民就自发成立挖老底子小分队,搜集了很多珍贵资料,还出了一本介绍我们小区历史文化的书呢,名字就叫‘走进历史,走进家园’。”杭州长庆街道王马社区周副书记一番话,让采风团迫不及待地走入了这个“老底子”挺厚实的社区。
67岁的吴菊仙、快60岁的张玉华、77岁的蔡永本还有陈积珍,两年前开始搜集老底子的全班人马几乎都到齐了,说起社区的历史,这话匣子一开就关也关不住了。“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搜集小区历史么?”张阿姨说,那是两年前一些客人来社区参观,走在王马巷上,他们就好奇,询问小巷为啥叫这个名。可当时几个工作人员面面相觑,谁也答不上来。“我们5个人从那以后就开始搜集行动了。”
水陆寺巷出名
苏东坡曾在此夜宿
“我负责挖掘小区水陆寺巷的故事。水陆寺巷因一座名叫水陆寺的庵堂而得名。庵堂挺气派,正厅很大,供奉着许多菩萨。后院还有两个对称的荷花池,修造得颇有神气。”年近60的张玉华说,水陆寺巷有两件事挺有名。
一是,苏东坡曾在此夜宿。相传宋太平七年(公元982年),有一位法师在河与陆地交界处看到两棵很大的银杏树,他便围着大树建了个院落,取名为水陆寺。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时,诗人苏东坡当时在杭州任通判,他为了疏浚运河一事特地来到寺中,和寺里的一位高僧清顺师傅对榻高论,还提笔写下了“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的诗句。
当年的梁宅
如今成了国医馆
位于杭州市下城区王马社区太平桥以西,遥祥寺巷以东的七龙潭3号,是一处清代中期、江南官宦的宅邸,现在高悬在此的匾额是“广兴堂国医馆”,但老杭州们常称呼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梁宅”。
吴菊仙对梁宅有很深的感情。早在2年前,她就经常来这座老宅,而当时,原先住在这儿的十多户居民才刚刚迁出。“那是一个乱呀,我们一间间地实地看过来,再到图书馆里查资料,才整理出来有关梁宅的老故事。”
“这里曾经住的是清朝一位高风亮节的大臣。”吴阿姨带着我们在梁宅幽深的庭院里一一走过。“他名叫梁肯堂,是钱塘人。生于康熙年间后期,做官几十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据史书上说,梁肯堂在任的时候,办理了5次赈灾,共拨银600万两,全部用于救济的灾民,自己分文未取。梁公深受百姓的爱戴,乾隆皇帝也曾赐以黄衣马褂,特许他骑着高头大马在紫禁城内行走。”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年的古宅经过相关部门的修缮,如今却成了药香轻飘的国医馆,询医问药,甚至还提供各种药膳料理。
钱报采风团
添了几位新成员
77岁的蔡永本大爷和吴菊仙阿姨是挖掘社区老底子的主力成员。据说,每次召开居民座谈会挖老故事,都是蔡大爷动用“关系”请来了知晓底细的老居民。吴阿姨则是天天泡图书馆,查资料。照蔡大爷的话说,是生于此,长于此,王马社区的历史变迁他最清楚。而大爷回忆起当年的事情,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如果有谁想了解王马社区的老底子故事,可以来找我们呀。”既然蔡大爷放出话来,我们怎能错过,赶紧邀请蔡大爷和吴阿姨参加钱报采风团,两人一听,乐了,“我们一定知无不言,如果还有新发现,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说到做到,临了,还热情地带着我们参观了小区里现存的古建筑,一路上,还兼职当了解说员,可谓尽心尽力啊。
一直都在想,挖掘杭州老底子,不就是需要蔡大爷和吴阿姨这样既知晓小区历史变迁又热心的人么?所以,如果你也和蔡大爷、吴阿姨一样,就赶紧加入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