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专电 历时九天的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昨晚终于降下帷幕。这次电影节虽然比往届已有很大进步,但在评委、明星的表现、参赛片和参展片的质量等方面还是面临尴尬境地,并多次被质疑,值得反思。
■反思一:如何避免电影节蒙羞
陈凯歌“利用”上海国际电影节来正名。在经历了“馒头”、“环境污染”事件后,陈凯歌等来了“平反”的机会。这几天,冯小刚在复旦大学演讲时替他鸣不平,安东尼·明格拉也在论坛上力挺好友陈凯歌。有这样良好的氛围作铺垫,陈凯歌昨晚高调亮相电影节事出有名。
今年“金爵奖”的评委会主席是法国国宝级导演吕克·贝松,安东尼·明格拉也是大师级人物。但就如李安所说“上海国际电影节现在只是二级水平”,大腕们又为何要来呢?吕克·贝松是对中国感兴趣,同时正好有新书在中国出版,是宣传加考察。身为中国人女婿的安东尼·明格拉据说是来中国旅游。
刘德华为《疯狂的石头》而来,成龙为《宝贝计划》,顾长卫、蒋雯丽夫唱妇随为《立春》。他们是利用上海国际电影节来“练摊”的。
电影节是个名利场,被明星大腕利用也很正常。但关键问题是,如何避免被他们很弱智地利用,从而让电影节蒙羞,是个问题。
■反思二:如何限制评委跑场作秀
吕克·贝松这次来上海国际电影节,不好好做评委会主席,乱跑场子,不见一点大师风范。而评委徐静蕾和评委会副主席冯小刚则更是秀场高手。徐静蕾怎一个“忙”字了得,红地毯、开幕式、评审见面会、国产影片推介会、写博客、与安东尼·明格拉交流,简直有为《梦想照进现实》炒作之嫌。评委会主席、副主席和评委都这么忙,那么他们的评审结果又怎么能让人信服呢?对于下一届电影来说,如何限制评委跑场、作秀,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让“金爵奖”更权威。
■反思三:如何提高参赛片质量
17部参赛片中,影迷听说过的影片绝对少数,就连听说过中国影片《天狗》的也很少,而其质量也是堪忧。一个国际电影节,为什么吸引不来好影片呢?原来在国际制片人协会的A类电影节相关规定中有这样一条:同为A类电影节,一部影片只能报名参加一个。国产片稍微觉得自己好一点的,都跑到国外电影节去了。如何在将来的电影节中提高参赛片质量,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要不然,就是得奖的人抱了“金爵”也觉得轻飘飘的,那有啥用呢?
■反思四:如何让参展影片更吸引人
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赛电影,虽然有不少好片,但怎么看都是老片多,比如《搏击俱乐部》、《第25小时》、《英国病人》、《风流才子》等。就是一些新片如《赛点》、《傲慢与偏见》、《亲切的金子》和《X战警3》等,让人尴尬的事情是这些影片通过非正规渠道早就上市了。虽然展映的影片今年有所增加,但总票房仍不见涨,从上海电影节组委会及影院方面得到的消息说,今年出票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总票房在700万元左右。
本报记者 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