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潘孝斌
本报记者 李冠男
常写信回家吗?
没有,这是第一次。
电话呢?
从来都不打,家里不通电话,要邻居叫,麻烦。
想家吗?
老人都上年纪了。咋不想?
这是记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小周的一段对话。但他头也不抬,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我的问题。我也不再打扰他,站在他身边看他一笔一划地写家书。
昨天中午11时30分,杭州凯旋路华家饭店对面的建筑工地里。
正是吃午饭的时间,下了工的工人们和往常一样,去食堂打好饭再找个阴凉的地方。但昨天,大家都发现食堂边的阴凉地有点不一样,这儿摆上了三张折叠桌,桌上放着一打打信封、邮票,有十来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一旁挂一条“用情沟通 写封家书”的横幅。
“代写代寄家书?”工人们一问才知道,这几名大学生都是浙江工商大学“我爱我家”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他们上门来是想为工地上的师傅们代写(寄)一封家书。
小周是附近工地的工人,“看到这里有代写家书的横幅,我就过来了。”轮到他时,小周的第一句话脱口而出:“爸爸妈妈,你们还好吗?夏天到了,天气热,身体要多注意。”代笔写信的钟同学“哇”地赞了一声赶忙低头写,可这问候语写完了,小周的下文却接不上了。就见小周手上端着饭盒,站在那里。
“我原来不怎么听爸妈话,都不知道跟他们说些什么好。”小周有点儿不好意思了,“要不,我自己来写吧。”小周把才吃了一半的饭往桌上一放,接过了纸笔,伏在桌上开始一笔一划地写起来。
“尽管平时说话比较冲,但我心里是很想念你们的。我的儿子上幼儿园了,我们在杭州也一切都好,请勿牵挂。”小周写得很慢,短短两句话他写了五分钟左右,但他落笔有力,信笺上的钢笔字清晰而整洁。一旁的钟同学看了一眼就叫了起来:“呀,你的字写得比我漂亮!”一句话把周围的工友和学生们都招过来了,抢着看小周的钢笔字。小周被闹了个大红脸,不大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咧着嘴笑:“我是很喜欢练书法的。”
小周说:“在外打工十多年了,我儿子都5岁了,真的有点想家,想爸妈。但我平时很少打电话回家。”小周说,“有些话,真的讲不出口,只能写给他们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