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施韦泽 陈泽环译
在欧洲,阿尔贝特·施韦泽是位家喻晓的人物,他于1875年生于法国的阿尔萨斯,青年时代多才多艺,不仅是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而且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的研究者。38岁时取得医生执照,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非洲去,献身于贫穷落后的非洲大陆。他和妻子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他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为当地居民治病,60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直到与世长辞。罗素曾说过:“这个世界上真正善良、献身的人,非常罕见。我们这个时代是不适宜理解和无资格评判这种人的。施韦泽博士就是这种人。”
阿尔贝特·施韦泽在其独特的、丰富的、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不仅杰出地实践了人道主义精神,并在宗教、哲学、音乐等领域中,以文学家的风格和思想家的深度发表了大量论著,晚年更是发出了多次反对核战的呼吁,留下大量宝贵的文献。他说:“敬畏生命的伦理不存在相对的伦理……如果我们日益深刻地体验到冲突,我们就生活在真实之中。”在犬儒主义流行的今天,我们匮乏施韦泽这样强有力的人物和声音。施韦泽和他钦佩的歌德怀有同样的信念:应该实现的事不可借牺牲正义而使其实现。回顾历史,尤其是近百年的转型史,这一信条在我们这儿并无权威,我们也蒙受了苦果。《对生命的敬畏》的翻译者陈泽环先生说施韦泽曾写过一本360页的专著《中国思想史》,2002年在德国出版,不知何时能在中国面世。他的《对生命的敬畏》刚一出版就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被许多知名学者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