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第三届全国昆剧会演将在江苏省苏州市开明剧院上演,永嘉昆剧团(永嘉昆曲传习所)的新排节目《折桂记》将打响会演第一炮。此届全国昆剧节共有来自全国的7个团院所参加。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师”,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四大项目之一;在文化部最近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昆曲名列其中。
新角名角 紧张排练
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这次会演,永嘉昆剧团的全体成员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吃了不少苦。在这么个火辣辣的大热天里,演员们穿着厚厚的戏装,在县文化中心排练。据永嘉县文化局副局长夏志强介绍,这些演员每天都要排练到深夜,非常辛苦。记者要求采访《折桂记》的主要演员、昆剧团副团长刘文华,也因她排练太忙而碰壁。
在排练现场,趁着排练空隙,记者终于“逮”住一个机会,刘文华告诉记者,《折桂记》是新排节目,原有的演员阵营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为了能顺利上演《折桂记》,同时也为了剧团今后发展,剧团于今年5月面向全国招聘演员,原定要招聘11个演员,但来报名的只有22人,最后招了8位。由于还未招到足够的阵营,只得另想他法。
经过排摸,剧团请到了饰演女一号丫鬟佩芝的国家一级演员——来自江苏省昆剧院的徐云秀,饰演员外的来自山东京剧院的国家二级演员马士利。在后台方面,阵营也比较强大,有本团的国家二级演奏员黄光利,还请来了浙江省昆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奏员张金魁司鼓、司笛。
据工作人员老李说,每天下午4时左右,他们就要集中排练,先由出品人夏志强和刘文华及导演谢平安等给众演员“说戏”。据刘文华介绍,一场演出,光是化装就得花去2个多小时。他们要很有耐心地将头发一片片贴上去,然后戴好头饰穿上戏装,在闷热的大会堂里汗流浃背地排练。有的演员说,这样一天下来,简直连气都喘不过来。
今天,包括23位演员和20人组成的乐队及20位舞美工作人员在内的永嘉昆剧团,就要浩浩荡荡地“杀”向江苏省苏州市开明剧院。
古老永昆 几多沉浮
“永嘉昆剧”简称“永昆”,是一种平民艺术,长期生存在民间,演出于乡村戏台。这样的生存环境,促成了它所形成的表演风格庄重与诙谐并存、粗放与婉约兼顾。
永昆的发展史可谓“一波三折”。20世纪40年代末,永嘉昆剧逐渐凋零,仅存一两个班社在乡间流动。1951年,政府有关部门对剧团进行整顿,将原昆班的零散艺人合并成立“温州地区巨轮昆剧团”。1957年“巨轮昆剧团”改称“永嘉昆剧团”。
“文革”开始不久,永嘉昆剧团被撤销,1970年重新成立永嘉昆剧团。1984年,因为昆剧的市场原因,永嘉昆剧团又遭解体,永昆从此绝迹舞台。直至1999年,永嘉县委、县人民政府认识到永嘉昆剧的宝贵价值,决心抢救永昆,建立“永嘉昆曲传习所”,从事永昆的资料搜集整理、学术研究及展示性演出。2000年,在第一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上,永昆传习所演出的《张协状元》荣获“戏曲学会奖”、“文华新剧目奖”、“浙江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大奖。
2005年,永嘉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建立永嘉昆剧团,2006年新编新排传统剧目《折桂记》参加第三届全国昆剧会演。
抢救永昆 前路漫漫
永嘉昆剧团重新恢复建立以来,已演出数百场,并受邀到台湾、香港作文化交流演出。
在原有永嘉昆曲传习所的基础上,剧团面向全国,招聘生、旦、净、末、丑主要行当和部分乐队、舞美等人员,并准备用5年时间基本达到具备专业剧团演出功能的要求。
目前,永嘉昆剧团的场地及设施还相当缺乏,演出所需要的灯光设备、音响、服饰、乐器、舞美、道具、办公等设备,都还需要添置。而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匮乏问题,永昆能否得以抢救,关键在于永昆是否后继有人。由于永嘉昆曲传习所条件差,高职称的昆曲演员难以引进。这次面向全国的招考,原定招收11个名额,但来报名的也只有22人。现有的老演员大部分年纪过高,并且也已是寥寥无几,所以演出一本大戏需要外聘大量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