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每日新闻·瞭望
3  4  
PDF 版
· 打工皇帝年缴税530万
· 62万美元中标巴菲特午餐
· 大学生求职为啥“辛拉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学生求职为啥“辛拉面”
  随着7月职场签约时段的临近,各地一些依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还在继续寻觅着。他们“辛辛苦苦到处找机会面试”,被人称为“辛拉面”。

  大学生求职为啥要“辛拉面”?我们应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你还在辛拉面吗?”

  在许多高校毕业生群体中,一些食品名成为他们求职“行话”的借喻:随着求职进入“冲刺阶段”,一个叫作“辛拉面”的名词又冒了出来。校园里,有的大学毕业生相遇之际,不经意间就吐出这样的问候:“你还在辛拉面吗?”

  上海理工大学毕业生小蔡,近来就在“辛拉面”着。先前所投递的简历,没有任何回音,于是,他一家家挨门自荐,试图与工作人员磨“嘴皮子”,获得面试机会。

  像小蔡这样“毛遂自荐”前去面试的毕业生并非个例。记者了解到,近一段时间来,为了赶紧落实工作,一些还没找到合适雇主的大学生整天忙着东奔西走,有人甚至直扑目标单位的人事办公室,找领导“要求面试”。上海大学一位学生说:“尽管明知大多数企业不太欢迎我们这样做,但为了能让自己争取到一线机会,我还是要将‘辛拉面’进行到底。”

  多管齐下的“面子活”

  在一些大学生看来,“辛拉面”是个“面子活”。与“辛辛苦苦去拉面试机会”相伴的,还有“辛辛苦苦拉下脸面”去求职,这就赋予了“辛拉面”一个引伸的含义。

  至今没找到合适工作的上海大学财经学院应届毕业生小张,不久前开通了自己的“求职博客”。在博客的醒目位置,写有中英文详细简历以及特长展示,并收录了自己创作的关于“理财知识”“户外运动”“文学爱好”等各类近百篇文章。目前,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时都会在简历后面标注一个博客地址。

  为了给应聘单位留下深刻印象,一些大学生印制了名片,大打“名校牌”和“干部牌”。“您好,这是我的名片,有事请联系。”俨然是一种职场“老江湖”的口吻。

  应届毕业生小赵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大学学生会组织部副部长”和“系学生会主席”,并加了粗黑体。小赵表示,自己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找工作,但参加了多场招聘会都没有理想结果,眼看快毕业了,情急之下萌生了印制求职名片的想法,希望能靠头衔“开路”。

  “混个脸熟”,多条门路

  在求职“渠道”上,不少毕业生动足了脑筋。他们认为,混熟了脸,也就多了一块“敲门砖”。

  在“天涯社区职业交流”“新浪职场女性”等几个知名论坛,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在这里查找来自企业人事专员所发布的招聘信息。大部分求职者都是从咨询如何写简历入手,在和“HR”们网上混熟之后,再“探查”一些内部招聘信息。同时,还有一些求职者有意识地盯着“汽车俱乐部”等高级论坛,试图接近公司高管,为求职铺路。

  亟需解开“面子情结”

  对于大学生求职中出现的“辛拉面”现象,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就业指导专家叶晓清认为,这固然与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有关,与一些“朝南坐”的用人单位那种挑剔、冷落甚至歧视的眼光有关。对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说,缺的并不是岗位,而是正确的心态。

  记者采访所见,印证了这位专家的看法。被称为“辛拉面”一族的小李说,非外资企业我是不去的,尽管至今还没有如愿,但上海的外企这么多,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家满意的。

  记者注意到,那些奔忙于“辛拉面”的大学生,内心往往纠缠着一种“面子情结”,他们在求职时,瞄准的常常是三个“大”:一是“大公司”,读会计专业的铁了心要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念金融的非国有大银行、外资银行不去,进企业“最好是进500强”;二是“大机关”,去政府部门当公务员,“部门级别越高越好”;三是“大厦”,“得是坐办公室的,还得有空调”。

  一名大学生说:“辛辛苦苦考进大学,毕业后不能进好的单位,不能坐办公室,那不是白读了吗?在亲朋面前,还有什么面子?”

  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一项“大学生求职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30%的被访者“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与目标”,认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及能力”的不到30%,这表明,大学生就业中存在“不缺岗位缺定位”的情况。

  叶晓清认为,针对上述情况,高校就业促进中心、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应给予热情的关心,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而大学毕业生也应调整好心态、定好位,理性、积极地选择就业。“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态,解开‘面子情结’,也许就不会再‘辛拉面’下去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