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杭州竹竿巷33幢2单元的铁门,家住103室的付全弟正要出门,他热情地将记者迎进自己的家门。
这是一个大房间,隔成两个卧室外加厨房和卫生间的小中套,建筑面积46.5平方米。房间打扫得很干净,一台落地电风扇在不停地摇晃,坐在床上看书的是付全弟的女儿,正上高中。她见有人来,忙将“吃风”的位置让了出来,到里间去看书。
“这么热的天,没有空调,你们怎么过啊?”
老付笑笑:“我们就靠这把落地电风扇。现在天热,一天要吹12小时。”
这台电扇擦得亮堂堂,看上去还有七成新。“用了多少年?”
“我是1989年结婚时买的,到今年已有18年了。这台电扇质量蛮好,到现在都没有修过,是杭州生产的乘风牌。”
老付的困难源于他的小儿麻痹症,他右边手脚不便,一直没有工作,收入共860元,是困难低保户,这套住房是房管局的,政府照顾,他们每月付18元的租金。
老付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街道给他配了残疾人三轮车,区政府通过房管部门帮他装修房子隔套间,市政府春节慰问送了电话机,企业将1300多元的21英寸彩电以700元的优惠价格卖给他,煤气灶、鸿运扇、饭桌、椅子都是人家送的……他对社会各界的帮助心存感激。
走之前,记者仍不放心:“晚上睡在床上不觉得热吗?”
“现在天刚热,还算好,过几天再热上去,我就睡水泥地板。每年夏天我们总要睡地下的。”
本报记者 祝荣生 本报实习生 张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