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连线
3  4  
PDF 版
· “艾云尼”和浙江擦肩而过
· 穿行在历史航道上
· “圆桌审判” 人文关怀
· 改装枪支去抢劫 一朝被擒判十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宁海渔民尤子元在故乡建了全国首个古船博物馆,为中国船舶工业和海运发展史提供了研究平台
穿行在历史航道上
■ 宁海· 易浅 薛建国
  宁海渔民尤子元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很傻,但他乐此不疲,颇有一种使命感。他所做的这件事就是在故乡海边建立了全国首个古船博物馆。有关专家认为,虽然这只是一个私人博物馆,但其馆藏价值不可小视,它为中国船舶工业和海运发展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同时,这些古船本身也是张扬渔家风情的一个载体,是海洋文化的一种延伸。

  古船馆里皆是惊奇

  走进尤子元在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的古船馆,如同进入了一个船的世界。

  这个古船馆是尤子元自家平房改造的,有500多平方米,展示着近百艘形形色色按比例微缩的古船模型,是尤子元花3年时间从全国各地收集或定制来的。这些船模形象地再现了我国东北、东南沿海一带地区造船技术的发展历程。除此,当中还有5000年前的古独木舟,有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康熙南巡楼船、清代宁海当地的海盗船……不同的船有着不同的时代烙印,把它们串在一起就是一条从古到今的时间链。

  船是用来载人装物的,而在尤子元的古船馆里,这78艘古船装的是人们的惊奇。

  不要让中国东西流失了

  在古船馆里,一艘艘形态各异的古船及近现代船舶,都有一段说明,系统地再现了我国造船技术的发展历程。“‘青头赞’是清朝时候福建渔商收鱼用的船,被康熙封为‘神两状元’;宋朝的‘钱江橹旦’由原先皇帝专用官船改变而来……”尤子元如数家珍地谈起了中国船舶发展史。

  现年52岁的尤子元一直生活在这个海边的小村,他17岁就开始下海捕鱼,后又从事海上运输。3年前,老尤的一个朋友从日本归来,带来了一些被日本博物馆收藏的我国唐代以来的古船照片。“中国的古船图案流落海外,中国人要到国外才能见到这些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是尤子元看到这些照片后的想法。几天后,尤子元做了一个他一生中最大的决定:创办一个古船馆,收藏古船模型,决不能让古船制造术流失!

  大舵轮欲进军吉尼斯

  在古船馆的北厅,一只大舵轮极具气势。这个直径达4.1米的大舵轮号称“天下第一”,如果应用到实际中,使用它的船将达到10万吨级。这是尤子元的一位舟山渔民朋友送给他的。尤子元还做过一番考证:舟山沈家门的舵轮直径只有2.5米;广东湛江用水泥浇筑的舵轮,直径也只有3米多。而这个大舵轮直径有4.1米,并且还能转动。这个大舵可是老尤的“镇馆之宝”。

  目前,尤子元已准备将大舵轮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海疆千里行无悔

  古船制造技术已近失传,能从事船模制作的工匠更是屈指可数。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尤开始潜心研究造船技术,同时,老尤在沿海各地寻找老船匠。

  从2003年开始,老尤跑到沿海的辽宁、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请当地老船工打造曾在这些地方使用过的捕鱼船、海运船。“现在会造船的老船工越来越少,博物馆中的古船不仅仅是古代人打鱼、运输的工具,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尤子元感慨地说。

  据介绍,这些船模以10∶1的比例缩小,手工制作,有的船造一艘要两三个月时间,做工达上百工,价格高的接近3万元,最少的也要1万元以上。

  随着“古船”被一艘艘地送到宁海,尤子元的投资也逐渐达到上百万元。有人不解,这种没有效益的事他为啥做得那么起劲?尤子元说,峡山是船的故乡,但现在古船制造技术就要失传了,应该把这些古船全部保存下来。他的道理很朴实,然而正是这朴实的道理给他一种力量。

  穿行在古船馆的船模中间,我们感到这些东西已不再是行驶的象征,而是以一种搏击岁月的姿态,展现了人类文明的章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