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50个孩子半小时“抢”光
· 网上充溢浓浓爱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网上充溢浓浓爱心
  昨天晚上7时半至8时半,本报记者在钱江晚报网络版上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与网友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向贵州贫困学生献爱心。短短一个小时内,网上几乎成了爱心轰炸,许多网友的问题和要求记者都来不及回答,于是一个网友抱怨:“你打字怎么这么慢?”虽然记者应接不暇,但在电脑这一端,感受着全省各地热心读者的浓浓爱心,记者心里仍然十分欣慰。

  以下是记者与网友在线交流的节选:

  网友:报道上说你去贵州了,此次贵州之行你有什么感受?

  王琼: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因为这次活动是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不少孩子亲眼看到了和自己同龄的孩子的艰苦生活后感触很深,有的家长反映,当自己那十二岁的孩子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才到学校后,他知道了这里的孩子要读书有多不容易,当即表示回家后一定要好好读书。

  而活动本身触动的又岂止是孩子,还有我们这些大人,一年300块钱的收入很难想象是如何让这一家子生活下来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网友:50个孩子是特意选出来的吗?

  王琼:这些孩子是这次我们到贵州看望贫困学生时从当地收集来的,不存在筛选的问题。

  网友:很多时候花掉钱还是很心疼的,但是,如果能把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我一点也不心疼,反而觉得是一大收获,太有价值了。可惜没名额了,希望下次能轮到我。

  网友张张:钱江晚报可以再组织一次这样的考察活动吗?找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这样我们大家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山区的孩子。

  网友:看了这篇报道,我们该思考的不仅仅去资助这批贵州孩子入学的问题,更应引起一些领导和许多企业家的深思,怎么去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以什么样的政策和科技、资金等等带动山区的老百姓,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怎样去引导贫困山区的人们能够从容地“走出来”,让城里的人们争先恐后地“走进去”!

  王琼:根本上的脱贫还是要依靠自己的造血功能的重建,我们帮助孩子也是希望他们成长后可以帮助贫困地区重建造血功能。

  网友:非常希望再有这样的机会,对于我们城市的孩子来说一百来元钱,真的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大山里孩子来说却是自己一生的希望!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吧!

  王琼:是的,对于山里的贫困孩子来说,就像小小的野花一样,只要一点阳光,它们就会开得很灿烂。相信通过爱心读者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