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原罪
3  4  
PDF 版
· 仕途梦碎 走上敛财路
· 模仿董事长签名, 捞了40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7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超市票、话费票,签上老板大名, 全都变成了他的钞票
模仿董事长签名, 捞了40万
  当一真一假两份董事长签名摆在他眼前时,这位模仿“高手”端详半天,难为情地说:“我的模仿早就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山西省临汾染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万信面对那几份模仿他签名的报销单据,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像了,我签字手抖,他的也抖。我根本不敢确定究竟是不是我签的。”但是权威鉴定告诉他,这些签名全部出自跟随了他几十年的部下,公司企管部副部长董涛之手。

  频繁报销引起注意

  2003年以来,临汾染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人员发现一个反常现象,公司企管部副部长董涛频繁持各种报销单据出现在财务部,报销次数之多,金额之巨,前所未有,而且报销单据上无一例外赫然签着董事长黄万信的名字。

  2004年下半年的一天,公司财务部部长蒋志先陪同黄万信出差。路上,两人聊到公司前一阶段的财务运行状况。蒋志先便提起,最近董涛好像没怎么出差,但仍然大笔大笔持董事长签名的单据报销。黄万信听后很惊讶,安排蒋志先回单位后了解这件事。出差回来后,由于事务繁杂,蒋志先没有及时追究这件事。就这样,直到2004年底,董涛再一次来到财务部报销。

  那天董涛从太原出差回来,又带着厚厚的单据报销。深感事态严重的蒋志先稳住董涛,急忙拿着董涛的报销单据来到黄万信的办公室。黄万信愣了,他自己根本没在这些单子上签过字,可这几份签字,横看竖看,都和自己亲笔签的没有两样。再翻看那些单据,会务费、打印费、办公用品费、电话费,五花八门,仅茶叶一项就报了7000元。震惊之下,黄万信向临汾市尧都区检察院反贪局报了案。

  模仿者自己也难辨真伪

  2005年1月初,临汾市尧都区检察院正式介入此案。董涛近几年来报销的所有账目成为侦查重点。细细一查,配合调取资料的公司财务部工作人员震惊地发现,近两年董涛报销的数目大大超出他们的估算。

  技术人员发现,董涛的模仿签字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以至于他原来的书写习惯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黄万信的书写风格。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工作,办案人员确定了关键证据,这些证据清楚地显示,董涛是惟一模仿黄万信笔迹的人。

  证据锁定了,办案人员决定马上行动。他们身穿便服,在厂门口守候上班的董涛。终于,董涛出现了。面对不期而至的检察官,董涛一下子脸色煞白。当办案人员将一真一假两份董事长的签名摆在他眼前时,这位模仿“高手”端详半天,也分辨不出。他难为情地说:“我的模仿早就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对于犯罪的数额,他“不无歉意”地说:“数字太大,我记不清楚了。你们在账上查吧,查出的我都认。”

  经查实,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底,董涛采用虚开购物发票等手段,先后54次制作虚假报销凭证,模仿公司董事长黄万信的签名,共骗取公款396779元。

  每月报销近2万元

  对董涛的犯罪,董事长黄万信的心情复杂得难以用语言表述。今年47岁的董涛是临汾染化集团的老职工,多年来一直是黄万信的文字秘书。公司上下,谁都知道董涛与黄董事长关系不错,看到董涛持有董事长的“亲笔”签字,就不好意思不办。

  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不错”和“不好意思”,使得董涛在近两年时间里如鱼得水。    

  一个偶然的机会,董涛发现董事长的签名具有极大的威力,想到自己成天在领导身边,对领导的书写习惯颇为熟悉,一个不安分的念头从董涛心里跳了出来,他为自己的“聪明”感到兴奋不已。从那时起,他开始苦练董事长签字,甚至成了瘾。每次提笔,他总是不自觉地写下“黄万信”3个字。

  临汾染化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不能说不严格,公司规定,不管干部职工,报销费用都要经过经办人员、分管领导、公司领导、董事长4个环节。当他最初越过中间的程序,拿着仅有模仿的董事长的签名去报销时,董涛心里很有些惴惴不安。但财务人员因为知道他与董事长关系不一般,便对董事长的签名深信不疑,使他逐渐对自己的模仿充满了自信,“业务”也越来越顺手。渐渐地,他的担心变成了发愁,他发愁的是没有那么多发票让他拿去报销。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搜寻各种发票。别人随手丢弃的超市购物小票、机主交过手机费的交费凭据,都被他悄悄捡了起来,签上董事长名字,换成了他口袋中的钞票。

  54笔,近40万元,对于这一笔巨款,董涛看成是意外之财,全部用于个人挥霍,没给家里拿过一分钱。

  人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最终它会将人拖入深渊。事实上,财务部门之所以开始对董涛有所怀疑,就是因为他的报销太频繁、数目太大。2003年,董涛报销了20多万元,平均每月报销近2万元。直至案发前的2004年12月31日,他仍然在收集发票、去财务部报销。

  最终,董涛因贪心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因贪污罪,他被临汾市尧都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追缴赃款283779元。                     据《检察日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