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4版:人文·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伪精英学者?
· 草台班子习性
· 模仿痕迹
· 图片说明
· 我要的是英雄
· “钱老爷”当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伪精英学者?
■随随随
  从2002年起,每两年一届的,目前国内最高水准的青年歌手大赛附加了文化素质的测试。虽然到今天,仍有部分歌手和观众在抱怨文化测试是在有意刁难,但有更多的观众把文化素质测试看做了比赛的点睛之笔,甚至于很多观众之所以关注歌手大赛,完全是因为文化素质测试。

  综合三届歌手大赛的文化测试试题,基本上感觉,所有的题目限定在一个考查最基本的文化常识的范畴内。依我自己感觉,这样的文化常识包括:对民族历史最典型事件的了解,对民族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的传承等等。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唯技能而教的教育,文化和技能中间,隔离着一条以考试论成败的鸿沟,没有人会让自己的孩子,忽略掌握考试的技巧而去积累一些和升学无关的传闻典故,不知道“大李杜”和“小李杜”是男是女无关紧要,但“数理化”学不好可就大大不妙了,考不上大学怎么混饭吃?

  于是,文化盲区的笑话就屡见不鲜,可以把香港回归的时间说成1999年12月,但并不影响通过技能考试顺利地进入高等学府继续钻研技能。几年来担任文化素质考试评委的一位教授,因为对测试选手屡屡出错时过于担忧的点评,被众多唯技能论的观众、歌手们冠上了“伪精英学者”的谥号。

  所谓“伪精英学者”,我想其中的“伪”字,应该是说,真正的学术只能是以升学考试标准的衡定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我是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就完全可以不知道《人间喜剧》是干嘛用的;我是音乐学院的博士生,为什么要让我知道《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

  因此,所有和技能无关的学术,就有了“伪学术”的罪名,所有不注重技能的学者,自然就成了“伪学者”。昨天我随手写了一篇《有感于对余秋雨“乐”字读音的争论》,仅仅是随感而已,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此非常感谢。当然这些关注中,也有不少就是针对狠批“伪精英学者”的话题而抛来了砖头。

  一篇文章应该如何写,中学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告诉你开头的技巧:《记快乐的一天》:开篇要说天空万里无云,《参观烈士陵园》一定要说天空下着小雨……把记录个人思想的文字章节通过严格的技能训练,形成一篇篇工业化的文字积累,这才是学术,这才是“真”学术。因此所有灌输了个人激情、包涵了个性思维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思考,就都成了“伪学术”。

  尽管我们的民族,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路程,尽管我们祖先的跋涉中,留下了大量“光焰万丈长”的文稿卷宗,但在这个时代中,把握李白的脉搏,远不如了解一个歌星的隐私更让人兴奋,因此,不能直接给人带来精神回报和感官回报的文化,只能是“逝者如斯夫”了。

  应该说,具有几千年东方思维积淀的民族,是最有内涵的民族,也应该是区别于西方思维的骄傲所在。但不幸的是,我们恰恰是在用彻底的西方思维来解读我们全部的世界。于是就会说屈原的《天问》太不明智了,何苦去为一个昏聩的君王耗费生命?至于《天问》中蕴涵的东方民族原有的“忠信诚礼”等文化基因,自然不会有人再去理会。断然抛弃了曾经存在于本民族生存空间中的思考、事例,决然地扑向另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不识水性,巨浪袭来,不是醍醐灌顶,倒是迷失了自己。

  青歌大赛上文化素质的诸多笑话,并不值得我们去嘲笑。电视机前的众多观众,有谁会对一道道最简单、最熟悉而偏偏陌生的测试题说“我能”呢?

  失落的是文化,换来的是绚烂的、随意的、莫衷一是的缤纷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