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2版:财富·创业
3  4  
PDF 版
· 过来人说三峡“投资经”
· 一张欠条转了6个人
· 跟着长安汽车走, 抓住了机会的手
· 医生下海,救活了啤酒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医生下海,救活了啤酒厂
  虽然医生跟企业老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职业,江国良却能在其中找到共同点:做医生能治病救人,“下海”则能救活一家企业。当很多人都不看好三峡库区发展的时候,江国良经过3个月的考察,毅然决定留下来。

  1995年8月,浙江省组织企业家到涪陵考察投资项目,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设。当时,江国良的头衔还是“浙江省乐清市某人民医院副院长”、“西医内科医生”,当时的江医生停薪留职一年,在弟弟开的飞渡饮料公司“帮帮忙”。库区条件很艰苦,采访中我们发现,真正在库区投资的浙江企业并不多,能坚持下来并得到发展的企业就更少了。因此,飞渡的成功在库区格外显眼。

  “那是一个年产量不足3000吨啤酒的作坊型企业,厂里当时有120个工人,洗啤酒瓶全靠手工,工人的双手都在碱水里泡烂了,工艺实在太落后了。”江国良说,当时家里人都不看好,觉得经营这样一个没有基础的工厂,需要投入太多,市场很难预测,风险太大。

  经过3个月的仔细考察,1995年,江国良还是卖掉了温州老家的房子,拿着660万元收购了濒临倒闭的涪陵啤酒厂。

  在涪陵人疑惑的目光中,江国良默默地努力着。先更换生产线,把手工洗瓶换成自动,增加生产线扩大规模。“当时这边商业意识还比较落后,我只是把浙江那边一些已经很普遍的做法带了过来。”江国良谦虚地说。

  要增加生产线,需要投入大笔成本,钱从哪里来?1996年,江国良在涪陵搞了个活动:如果经销商先把钱打到账上再来拿货,每瓶啤酒就便宜5分钱。“我记得最多的一天,有160万元到账。这样我们的技改资金有了。”

  为了扩大市场,他要求员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跑片区,生产淡季,他甚至让生产线上的职工也下市场调研、宣传,收集第一手消费资料,把客户档案细化到生活细节上。他还要求公司职工逐个成为经销商的“关系户”,并把这种关系户从1996年的38对发展到目前的220对,为江国良建立起一个非常牢固的销售网络,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1998年初的年度订货会上,飞渡一口气拿下了3000万元的大订单,相当于原涪陵市啤酒厂10年的业绩。江国良终于喘了口气。因为发展迅速,当地银行也开始投来信任的目光,2001年涪陵信用联社股份制改革,还动员飞渡公司入股,目前,飞渡已成为涪陵信用联社的一大股东,流动资金紧张的矛盾得到了彻底解决,每年完成利税以45%的速度增长。

  从手工作坊生产到全自动国内先进生产线;年产量从0.3万吨扩大到5万吨;职工月平均工资从210元增加到800多元;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从不足20%增长到70%;从单一啤酒生产延伸到乳制品、果汁、饮料等产业齐头并进……飞渡公司还安置三峡库区移民及当地富裕劳动力400多人。 “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才是我最满意的。”江国良说得很诚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