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0多年前,宁波鄞州区高桥镇合心村下林自然村村民集资购买了当时很先进的消防设备,成立了消防队,为当地消防做出了很大贡献。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消防设备至今仍旧能够使用。昨天,笔者来到下林村,看到了这些“劳苦功高”的消防设备。
“老古董”代代相传
这些消防“老古董”就存放在下林的一个老房子里。当时的消防设备和现在的有很大不同,但原理基本相同。老屋中间就是消防队的核心设备“水龙”,它好像一顶轿子,需要4个人才能抬起来。中间有一个架子,架子中间就是用来抽水的铜制水泵。这个水泵是由人工驱动的,需要4个人不停地把水压到这个泵里,然后通过橡皮管子用铜制的喷枪喷射出水柱救火。在水泵的上方有一个铜铃,一旦水泵移动就发出清脆的报警声,类似于现在的报警器。
老屋里还有很多小的铜制水枪、煤油灯、制服、铜制消防帽和竹制的斗笠,墙上还挂着当年用来劈开房门的消防斧和大刀以及长长的橡皮水管。
据村里的老人讲,这些消防设备已有80多年历史了,一代代地传下来,除了橡皮水管更换了3次外,其他物品都是80多年以前的原物,能够保存到现在非常不容易。以前宁波西乡几个村都有类似的消防队,但是只有他们村里的完整地保存到现在。
村民集资成立“水龙会”
从解放后开始负责管理这些物品的孙老伯已经80岁了,他说当时并不叫消防队,而叫“永安水龙会”,所有的消防设备都是从上海买来的。在此之前下林村是没有消防队的,村里一旦发生火灾就要从很远的地方派人来救火。在民国初年,一次村里发生了火灾,可是远道而来的消防车开到村口却发现水用光了,而且村里道路狭小,根本进不去,因此这次火灾的损失比较惨重。为此村里吸取了教训,大家开始商量集资成立一个消防队来保平安。
笔者在老屋的墙上看到一块写有捐款人姓名的木牌,经统计当时一共有144人捐了钱,最多的一个捐了100银圆,最少的是8角。孙老伯说,所有的消防队员都是村民义务担任的,当然他们平时就经过了专门的训练。“永安水龙会”的日常开支由村里拨出的部分田租维持。但是大家并不是为了工钱,一有险情都是争先恐后上去救火。
“水龙”至今还能用
孙老伯说,也许是真的有灵性,自从村里有了这条“水龙”以后,大火灾基本上就没有了。从他懂事起到现在,村里一共只是发生了三四起小的火灾,而且只要“水龙”一出动,火灾很快就扑灭了。
上个世纪60年代,他们经常“出龙”和附近其他村子的“水龙”进行比武,还获得了“龙王”的称号。每逢大旱之时,“水龙”还经常被借去浇灌田地,造福了一方百姓。
村委会林主任说,这些消防设备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还经常发挥作用,后来随着电泵的普及,“水龙”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村里每年还是会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并且派专人负责,因此这些设备还可以使用。
据文博专家陈万丰先生介绍,宁波地区近代以来在乡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消防队伍,他在实地考察中也发现了很多实物。但是就目前已经发现的实物来看,下林的“永安水龙会”的消防设备是最齐全保存也是最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