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天下·纵深
3  4  
PDF 版
· 同胞亲历 以黎战火
· 以色列:修改游戏规则重建“威慑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7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同胞亲历 以黎战火
  “光我亲眼看见的就有6枚火箭弹接连落到距离我们约两三百米远的海里。火箭弹入水后发生了爆炸,水面上又深又大的漩涡好久才消失,”中国工人赵春红向记者述说着。

  恐慌:手机失去了信号

  赵春红是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派到以色列的一名工人。他的工地就在距海法港口不远的山坡上。居高临下,赵春红和同伴们亲眼目睹了火箭弹袭来时的情景。当火箭弹飞临海法时,由于以色列军方施放电子干扰,当地电信网络瘫痪,工人们的手机一时完全失去信号,这令他们感到了一丝恐慌。赵春红说,他已经接到领导命令,当天准备南撤,到以色列中部地区躲避战火。

  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16日上午遭到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发射的多枚火箭弹袭击,造成至少9人死亡,30多人受伤。

  躲藏:待在工地更安全

  来自江苏的工人老马对记者说:“我怎么能不紧张?这火箭弹又不长眼睛,一被打中了还有命吗?……如果这次真的打起来,那我可就要回国了。”

  火箭弹袭击海法事件发生后,老马所在工地上的七八个中国工人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纷纷回家躲避。他们的驻地距发生伤亡的海法工业区不远,那里有很多地下燃油管道和大油罐,若是被火箭弹击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工人们认为,待在工地上会更安全。警报拉响时,他们还能在附近的备战房里暂避。

  空袭:“喀秋莎”比人弹好躲

  正在以色列工学院学习机械学的中国博士王宗刚说:“9点半左右,我在办公室里听到了七八声爆炸,然后传来了警报声”,王宗刚描述着当时的情况,“开始我还以为是演习,后来发现不像,赶紧跑到了防空设施里”。

  谈到对当前紧张局势的看法,王宗刚说,他并不很害怕,因为比起自杀式爆炸袭击来,“喀秋莎”火箭弹还是可以防范的,人们毕竟能够找到地方躲避。王宗刚还表示,目前他和其他中国留学生还没有离开的打算。

  据以色列媒体统计,自以黎冲突12日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已经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700多枚火箭弹。

  住在距以黎边境仅5公里一个以色列村庄里的中国女子卢立预告诉记者:“我们天天听到炮声,分不清是黎巴嫩打的还是以色列打的,以军飞机不分昼夜地从上空飞过。”             据新华社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