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年前,满载中国商品,哥德堡号自广州返国沉没瑞典近海;261年后的今天,满载哥德堡人的希望和缅怀,重建的哥德堡号沿当年航路再访广州。昨天上午,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王后西尔维娅,与哥德堡号同抵广州南沙港。
“海上英雄”哥德堡号的沉没与重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传奇!当年,瑞典商船哥德堡号第三次远航广州,满载700吨货物返航,1745年9月12日,在离哥德堡港900米处不幸触礁沉没。瑞典人耗时10年、耗资3000万美元,在4000名工人努力下,复制了哥德堡号。2005年10月2日,哥德堡号重开传奇之旅,沿200多年前的航线,依靠风帆,经西班牙加的斯、巴西累西腓、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以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重返广州,历时近10个月。
1980年,哥德堡号残骸出水,惊动瑞典。国王亲临现场向长眠于此的殉难者致敬,并多次表示支持重建商船。去年,哥德堡号远航中国那天,国王王后亲赴首都斯德哥尔摩码头送行,国王亲手打开香槟,而王后将一包茶叶撒向大海。18日,国王王后又来到中国,迎接这个历史性时刻。
这一刻,等待了261年
18日上午9时30分,广州南沙集装箱码头,国王和王后登船,接见水手并与水手们一起走完最后的20公里航程。
18日上午11时30分,南沙客运码头,“轰、轰……”礼炮声在海上久久回荡。海天相接处,湛蓝的画卷上,金桅、白帆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那么耀眼,船头雄壮的双尾狮雕依稀可见。国王和王后从船上走到欢呼的人群中。在广州市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国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18日下午,国王和王后在黄埔古港主持纪念石碑揭幕仪式,之后,国王王后登上“南海神庙号”前往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海神庙。
历史终将记住今天:2006年7月18日。
在等待了漫长的261年后,哥德堡号——这艘世界上最大的仿古木制帆船,重循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返回中国南大门广州,再现了当年航行中国的艰险与辉煌。
此次复航,哥德堡号不仅有卫星定位仪,更有电子导航设备和先进的发动机,但这些现代化设备都只是备用,整个航程依旧是靠风帆,完全借助风力穿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就是要凭最原始的体力和智慧,去劈开三大洋的波涛,体验航海时代的荣耀和沧桑。
“我由衷地向当年的埃克博格船长和与他同行的水手们致敬。”船长彼得先生在途中也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内心独白:我们不得不佩服18世纪的航海家,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小岛和暗礁,当他们凭借那些标识不全的航海图和航位推测法行驶在这一水域时必然精神高度紧张。今时今日,依靠详细的航海图,任何微小的礁石我们都了如指掌,而借助GPS定位系统,我们的所在位置也能被时时记录下来。
海上古丝路
据历史记载,瑞典与中国的贸易开始于18世纪成立的瑞典东印度公司,从1732至1806年,在这家公司74年的黄金岁月里,远航到广州将近130次。据说,它是瑞典工业历史上最赚钱的公司。当年,广州十三行是所有外国贸易公司的驻地。在那里,瑞典被广州人称为“蓝旗国”。来自不同国家的商船可以同时在那里进行交易,这种场景就相当于现今每年两次的广交会。
一代又一代的水手用白银、钢铁、木材、丝绸、瓷器还有茶叶和音乐,用拳脚、缆绳、机智、坚强还有死亡和青春,编制了维京人的梦想。哥德堡号近10年的打捞,瑞典人找到了2000公斤的茶叶、400多件完整的瓷器和9吨重的瓷器碎片。
大船掀开丝路新篇
261年后的今天,瑞典人把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广州。
新哥德堡号,不仅是重新唤起人们对这段被遗忘已久的航海壮举的关注,重新唤起人们体内涌动了千百年的航海情结,更成为瑞典经贸、投资、文化和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国际交流平台。
正如瑞典驻华大使雍博瑞先生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说的:1892年,瑞典爱立信公司在成立的第16个年头,就收到了中国的第一份定单———200部电话。18日,瑞典一个庞大的工业代表团也跟随代表团前来,今后,瑞典在中国的商贸活动将更为频繁,我们希望能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开展更多的合作。 羊城晚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