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中俄印合作值得期待
· 实 名 制
· 人物说法
· 媒体观点
· 商家犹唱后庭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7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商家犹唱后庭花
  ■李先梓

  郑州一家广告公司搞3周年店庆,老板出了个怪招:广告车开路,车顶站着两个小男孩,各举一个塑料牌,分别写着“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热爱和平,反对侵略”。车一边是8个身穿日本军服的人高举着标示“投降”二字的“步枪”,一边是10个着新四军军服的人。这一广告奇招,招来群众的围观和议论,被民警当场没收了“武器”。

  尽管该广告公司经理再三标榜说这样做的意图正是为了“让市民不忘国耻”,但仍然引来了市民的嗤之以鼻:“爱国的标语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吸引人看。”事实上,自从赵薇“日本军旗装”事件发生之后,好像是有了标本效应似的,这几年商家、游人扮“日本兵”的新闻仍不断出现。

  商家趋利,对他们进行道德层面上的谴责已经显得太过无力。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近几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商家不约而同地迷上了“鬼子装”?在“鬼子”泛滥的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在作祟?

  笔者认为,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这就是把国耻娱乐化和游戏化的倾向。

  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崇尚“娱乐至死”的某些人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一般的娱乐活动,开始解构一切、亵渎一切,产生了畸形的猎奇和审丑心理,甚至不惜将国耻拿来重新整合来加以游戏化和娱乐化,还自以为新潮、时髦和前卫。殊不知,这种行为严重地伤害了每一个具有清醒的民族意识的中国人。因为,在扮鬼子过程中,民族耻辱感被淡化了,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所造成的伤害在嘻嘻哈哈中被消解了。记住历史成为了“游戏历史”,往日的巨大民族灾难和隐痛幻化成了目前的娱乐活动。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彻头彻尾的数典忘祖行为,竟然一再得到某些人的追捧,实在是匪夷所思。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