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婕 王丽
“妈妈,好多书啊,真棒!”昨天上午,7岁的王学宇成了幸运儿,在妈妈刘慧红的陪同下,小家伙高高兴兴地捧走了一整套《十万个为什么》。王学宇的妈妈刘慧红说,他们是江西来杭州打工的,这么一整套书,平日里真的是舍不得花钱去买。捧着书,忍不住马上翻阅起来,小学宇说,回去后,要和邻居家小朋友一起看。
送书、领书,一连4天,本报编辑部里来了上百位读者。就像当下的天气一样,本报发起的“赠书桥梁”好热!而我们的书籍库存量因为更多热心读者的加入而飚升!虽然按年级、学科整理书籍的工作很是烦琐,可是当我们看到像小学宇这样的小朋友因为领到心爱图书流露的幸福模样时,所有的辛苦都释然了。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将读者的爱心传递下去,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播开来。
领完书
回头又来送书
前天刚刚从报社领走书本,昨天却又拎着家里闲置的书本再送到了报社,昨天,记者发现了好几个熟悉的面孔,许阿姨就是其中一位。“真的挺谢谢捐书的人,儿子马上要上高中,这些书暑假里正需要呢。”许阿姨说,自己回家又和儿子一起整理了一下,把家里闲置的书都理了出来,包括一些初中的教材。“都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看钱报,说缺初中的教材,我们就赶紧送过来了。希望能帮上忙。”昨天,甚至还有读者送来了小学的课本和幼儿园启蒙教育的书籍。还有13位中学生来领书的同时还带来了他们自己用过的书。
“你们有重点高中学生捐赠的笔记么?”昨天,刘女士在领书时问。“前段时间,看到央视新闻说有高考状元出售笔记复印件呢。”刘女士说,儿子成绩不大理想,如果有今年高考得高分的孩子捐赠的笔记就好了,可以给孩子学学。尽管最后没能如愿,可刘女士还是为儿子选了5本《高考重点难点解析》,“都翻看过了,上面还有些同学注的解题步骤,拿回家给儿子看看也好。”
最缺书籍
高中文科、初中教材
至昨日19时,本报陆续收到来自读者和社区捐赠书籍近千册。杭州施家花园社区的工作人员王亚平一下子送来了50多册书籍。“都是居民捐赠来的,他们说希望通过钱报把这些书送给家庭贫困的孩子们。”王亚平说,居民的捐赠还在继续呢。
连续4天的“赠书桥梁”活动,记者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收到的大部分是高中理科书籍,而有需求的读者点击率较高的却是地理和历史资料。到昨天上午10时,这两类书几乎一本不剩了,一些帮文科班同学领书的父母们不得不失望而归。同样的,一些苦于买不到初中教材的家长,希望能领到旧教材的愿望也没有办法实现。所以,这里钱报也要帮这些家长再次呼吁,如果您家里闲置了这些书籍,希望能拨打本报热线85311110加入到我们“赠书桥梁”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