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读书
3  4  
PDF 版
· 省会城市热 边远地区冷 财经外贸热 农林水地冷
· 杭城教育 遭遇“超载”困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7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城教育 遭遇“超载”困局
居民孩子14500,民工子女12600,超过可容量6000人
  本报讯 从今年秋季开始,杭州市江干区开始启动“小班化”教育,但已经远远落后于杭州的其他城区。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一个区域的教育进程?有关人士说,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所带来的人数压力,使这个城区学校的班级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江干区实施“小班化”的学校仅有4所,比例占到25%。

  其实每年的六七月份,杭州都会面临这样的阵痛:公办小学、民工子弟学校门口,外来务工人员排起长龙,盼望能让孩子在城市里享受到优质教育;但是僧多粥少的情况却始终存在,即使学校招生人数年年增加,新校年年建成,最终却仍有相当数量的孩子被拒绝,没有机会坐在城市的教室里。

  记者昨天专门采访教育部门负责人、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和外来务工人员,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度系数。

  外来孩子每年递增20%

  1999年1月,全国第一所由政府管理的民工子弟学校在杭州诞生,它就是当时的杭州天成小学。

  “第一个学期招生579人,班级11个,教职工23人,当时入学并不困难。”校长孙宝瑞对当年的数字记忆犹新。他说:“从第二个学期开始,情况就突然改变,以后的每次招生都是爆满。”

  现在,学校已经更名为杭州天成教育集团,分设4个校区。今年报名更是挤破头。以新塘校区为例,95个招生名额,符合报名条件的就有258人,比例达到2.7∶1。

  有这样一组数据:2002年杭州市外来务工子女为3.3万人,2003年上升到6.5万人,2004年下半年达到8.3万人,到了2005年9月,增加到9.9万人,今年预计将超过10万人,每年平均增幅达20%。

  而在今年杭城小学新生招生中,常住人口报名数是14500人,外来人口子女登记数为12600人,这两者之和超过27000人,但杭州的教育容量最多不能超过21000人。

  为了孩子来杭州打工

  记者专门采访来自江西的外来务工人员陈承,他说自己原本一直在绍兴柯桥轻纺城打工,但他听老乡说杭州的小学教育质量好,而且收费也便宜,所以他就专门赶到杭州来打工。6月底,他赶到一所公办小学给儿子报名,但是由于他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所以连报名表都没能够填上。

  据悉,近两年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在杭州读书,才选择到这个城市打工。这与最初的情形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入学门槛若隐若现

  从2004年11月开始,杭州市教育部门就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的暂行管理办法(试行)》,对外来务工子女在杭入学的条件作了规定,即孩子的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或监护人有暂住证并暂住一年以上、与用人单位签约一年以上、并有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

  这对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而言,都是一道不太容易跨过的门槛。在天成学校新塘校区,今年首日报名的173个孩子中,家长符合条件的只有68人,不到报名人数的40%。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此解释说,制定这样的政策,并不是为了卡住某些学生,而是因为杭州现有的教育资源已饱和,而教育资源的增加需要有个过程,管理部门不得不限制一定的条件,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优先上学。

  比如“在杭居住满一年”这条规定,是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强。居住一年,并有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这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一种保障,也可以避免孩子“游击式”上学。

  接收能力将稳步提高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副局长郑乃汉说:“凡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们一定全部接收。对于今年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解决这类孩子的读书问题。同时,教育部门将尽可能扩容,稳步增加接收能力。但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的孩子,他们应该回原籍地去读书。”

  杭州明珠学校校长范琪说:“要解决没有报上名的孩子的入学问题,有三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场地,二是师资,三是经费。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 本报记者 沈伟红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