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社会学家认为,真理是不变的,伦理是可变的。某一科技进步最终是否被人类所接受,最终取决于它是否能为全人类带来幸福。
许多科技进步诞生时,有人恐惧、有人咒骂。人类的第一位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于1978年在英国出生时,曾引起了极大的伦理争议,不少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位“天外来客”,而如今,全世界试管婴儿已经超过30万例。即便是输血技术刚刚起步时,也有人强烈抵制,至今在一些西方国家仍有人拒绝接受输血治疗。
英国首相布莱尔去年年底曾经提出,人类应该警惕反科学思潮。各国政府在对有争议的科研领域进行严格管理时,也应顶住压力,保障科研的正常进行。英国众议院通过关于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的提案,就明确传达出这样一个强烈信号:伦理方面的争议归争议,英国政府和立法机构不会因此在对本国科技经济发展有重大利益的问题上缩手缩脚,而是要充分利用新科技为本国发展服务。
英国众议院先前在通过关于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的提案后不久,又通过禁止克隆人的提案,表明该国对有争议的科研领域进行严格管理的态度。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由于文化差异和共和党保守的风格,面对干细胞问题带来的重重压力,面对干细胞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布什确实有些左右为难。
由于最有应用价值的全能干细胞只能通过胚胎获取,一些社会学界人士极力反对克隆人类早期胚胎,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即使仅仅发育了几天的人类早期胚胎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只为了获取一些有用的细胞而创造一个生命再毁灭它,是不合伦理道德的;第二个理由是,克隆人类早期胚胎成为合法行为,意味着对克隆人的管制放松,促使克隆人的出现。
但支持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和政府人士则认为,一个仅由百来个细胞组成的早期胚胎不能算是一个“人”,其神经组织还远未发育出来,没有知觉更没有意识,并不存在根本性的伦理问题。而且,克隆早期胚胎与克隆完整的人类个体并无直接联系,如果进行严格管制,完全可以避免克隆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