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大师”失足 连累儒学
· 都是“状元”
· 媒体观点
· 人物说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师”失足 连累儒学
  新闻要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原主任、著名的“儒学大师”郑家栋近日被以骗取出境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郑家栋称,因为小时候家里很穷,亲戚和邻居曾给其很多帮助,所以碍于情面,便伪造结婚证私带这些人到国外去打工挣钱。通过上述方式,郑家栋从中获利17万元。

  

  郑家栋失足与儒教无关

  ■徐友渔

  人们尽可以对当前的国学热,对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对儒学的作用发表意见和争论,但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让郑家栋事件和我们的文化讨论发生关系。研究某种学问,信奉某种教义的人何止千万,其中难免有在道德、操守等方面不合格者或一时失足者,如果个别人的劣行可以伤及那门学问、那种信仰,那么世界上将不会有任何学术和信念存留。

  我同意陈明等学者的看法,郑家栋事件纯粹是个人事件,既与他所在的单位、团体无关,也与他从事的学科、事业无关。我甚至觉得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连声明的必要都没有。

  人不是主义的博物馆

  ■郑茜

  一个个“前捕后继”的贪官污吏,事发东窗后并没有人出来指示他们的行为与他们所供职的党政部门以及其道德观念的关系。什么原因?人当然不是主义的动物;人不是主义的博物馆。如果我们有人因为胡长清之流来质疑我们的主义,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的舆论。

  然而,用郑家栋的行为来质疑和奚落儒家的道德观,却仿佛名正言顺。因为儒家倡言“‘德’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的最重要标准。”

  近来,与国学之兴的一切蛛丝马迹,都仿佛能引来一片攻讦。郑家栋之为,更是为诛“兴国学”者带来一件笑逐颜开的大好材料。然而,国学为何?国学仅仅乃儒学焉?我倒是以为隐藏在“兴国学”之后的深层语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所没有忘却的国魂、民族魂;说到底,就是对中国独立的民族精神的追索。这一切,的确与郑家栋无关!

  

  “儒学大师”辱没儒学

  ■李志刚

  儒家思想强调做人要尽忠尽孝,尽节尽义,报答与自己相关的人的恩惠,也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同时,儒家思想也强调在加强自身利益道德建设的同时,更要做守法公民。

  仔细看看这则报道,我们不难发现,郑家栋所谓碍于情面,其实是一句骗人的谎话。郑家栋曾帮助一名李姓女子出国,收取其好处费17万元。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郑家栋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假结婚证私带这些人出国,不仅仅是为了报恩,更多是垂涎于那一叠叠的钞票。

  道德毕竟是一种内在约束力,有没有,他人无法知道,甚至可像郑家栋那样利用谎言掩盖之。因此,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决不能用道德建设代替和掩盖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道德破产即儒学破产

  ■王晓熊

  素来强调“知行合一”,并以“修身齐家”的道德教化为标榜的儒学传统,面对郑家栋这样完全知行背离的典型,真的可以超然事外撇个干干净净么?

  从郑家栋的学术声望和研究成果来看,他无疑是当下“儒学复兴运动”中的主力成员。缺少了学理的支持,新儒学的成立只能倚重于对道德传统的信念坚定。正因如此,类似于郑家栋这样的突发事件,才会给当代“儒学”以不期而至的打击。在这些儒教学者的基本理论当中,还是无法割断以道德评价人物价值的这一传统。“郑家栋事件”只是儒学复兴运动破产的标志而已。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