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杭州人讲普通话”。杭州人讲普通话,为啥这么可怕?原来,对不少“老杭州”来说,讲普通话,只是将原来的杭州话卷起舌头来说就是了。所以,他们讲的“普通话”,实在就是变了点味的杭州话。不用说,这种“杭普话”,对那些刚刚从五湖四海来杭州求职、打工的“新杭州人”来说,那真是田鸡跳进水汪凼——扑通,扑通(不通)了。从河南来杭州做服装生意的何先生,前几天就是因为吃了听不懂杭州话的亏,在杭州汽车东站买东西时和店主发生了误会,为此他很郁闷地给我们打来了电话。
其实,一种方言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地存在、发展这么多年,总有它存在、发展的道理的。杭州话也是如此,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杭州”来说,杭州话说起来语速快,效率高,而且特别“到位”,比方说,形容这人滑头滑脑,就说:“这个人呀,油煎枇杷核儿!”你想想,枇杷核有多少滑,再到油里煎煎,那就更要滑上几分了。要是说这人讲话不着边际,又罗嗦,就说:“你吃隔夜螺蛳呀?”要是听不懂,你就真去吃吃隔夜螺蛳看,吸了半天,就是吸不出螺蛳肉,就是最终吸出来了,那螺蛳肉要不走味,也早已淡而无味了。
在杭州工作生活,你当然可以只说普通话,但要是听不懂杭州话,就会带来不方便,他说东京造反,你听裁缝师傅打gai(褶),弄不好,还会闹出笑话和误会的呢。
从今天开始,本报将在这里开出专栏,解释一些有意思的杭州话,也希望广大读者将你刚刚听到的有趣的、意味深长的、难懂的杭州话,到这里来说给大家听听,在这里,我们将尽力为你释疑解难,也可以与你一起为精彩的杭州话开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