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生活中未必天天都有大事发生,却总有一些小事让人感动。一群曾经一无所有的孩子,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被追捧的对象。而请他们签名、留电话的,恰恰是他们曾经羡慕过的,比他们富裕得多的孩子。
昨天下午,骄阳似火。在1300多听众的追捧下,苦儿的财富报告——宏志精神报告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如期举行。
坐着奥迪来听报告
身高1.80米左右的学生,穿着宽大的T恤和宽大的七分裤,典型哈韩哈日族的着装。这不禁令人生疑:这样前卫的学生也愿意来听苦儿的报告?
他叫丁奕,今年高一,手上戴着眩目而富有个性的戒指。“我爸爸一定要我来听这个报告会,说对我会有很大的用处。”丁奕对于宏志生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们学习很刻苦。当记者问及他每个月有多少零花钱的时候,他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放假的时候会多要点,因为常常要和同学、朋友出去玩。
事实上,昨天的省人民大会堂广场上停满了车,包括好几辆奥迪。它们的主人,来意正是为孩子寻找奥迪所不能带来的东西。
一开讲就让人落泪
今年刚刚考上大学的宏志生胡芬娟第一个开讲,父亲10年不知去向,母亲改嫁,她被爷爷送来送去,寄人篱下十几年……不知道经过多少眼泪的浸泡,她居然平静地述说这一切,可听的人忍不住了。有家长红了眼睛落了泪,有孩子问这是不是真的,有记者停下了手中的笔。
因为真实,所以感动。考上清华大学的刘仲明说,几乎每个宏志生背后都有一个令人辛酸的故事。值得骄傲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被打倒。
演讲也为报恩
能站在台上演讲,大多是一种光荣。可对宏志生来说,那是不堪回首的一页。“苦难是一种财富,可谁又希望这种财富的到来呢?那不过是在经历了那么多失败和痛苦后唯一的所得,是再一次面对困难时的条件反射,没什么值得自豪的。”刘仲明说。他和冯玲从北京赶到杭州,演讲完当晚就立即赶火车回学校。这匆匆的来回奔波,他们连飞机都舍不得坐,一是为了省钱,即便有人负担,那么省给学弟学妹也好;二则是因为校长告诉他们:有孩子需要他们的经验,有学弟学妹需要他们的帮助。考上华东理工大学的陈水珠说,宏志班这3年,除了学会知识,还学会一样东西:报恩。他们愿意付出,只为他们曾经是付出的最大受益者。
不知是其中的哪一位宏志生提议:“我们工作了,要每年拿出1万元来资助后面的宏志生,由我们首届宏志生来召集。”那么豪迈,可他们今天的大学生活,有的靠业余当家教,有的靠助学贷款,有的像刘仲明依靠卖地的补偿款维持学业,却已经想着感恩。校长和现场的听众一样为之动容:“明天的路还很艰辛,有一分心就是最好的宽慰,比多少钱都有价值。”
本报实习生 蒋 勇 朱惠慧
本报记者 俞熙娜
宏志生演讲摘要请见A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