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的时候,喜欢做一些“矫情”的事情,比如只肯用一种印了简单饰纹的牛皮纸便条簿;会穿过半个城区去买一根刚出炉的法式长棍;或者什么也不做,买一瓶水,在喜欢的街道上晃荡……这些廉价的小奢侈,在我到了上海之后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买食品和日用品成了一种折磨,常常在高价美味和廉价管饱之间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最后还是要向干瘪的钱包屈服。
刚来上海的时候,老觉得买不到想买的东西,满目所及尽是便利店,多到在你视野范围内同时会出现四五家。而例如家乐福、沃尔玛之类的大卖场都因为地价关系,开在城区边缘。
偏偏我还真不怎么喜欢去便利店,不仅品种少、价格贵,关键是没有SHOPPING的感觉。为了所谓购物的快感,每次我都要从住的地方步行两公里去乐购买足3天的口粮。
这听起来相当地美国式,两公里似乎也不是非常远的距离,但如果你尝试着提一桶4升装的水,加上一堆七七八八的打折商品,你就会明白这两公里是多么地漫长。
事实上,我也越来越厌倦这样的生活方式了,抛开每次来回要走1个小时不说,因为出租房里冰箱不能用,生鲜的东西无法保存,喝牛奶就成为奢望了;脱水蛋糕吃到第三天一口咬下去就开始掉渣。
我怀疑长期下去自己会营养不良。开始我还想着在附近找个小饭店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但后来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发现附近我吃得起的地方很脏,干净的地方就远远超过了我钱包的承受范围。
于是咬了咬牙,买了个小电饭锅,至少吃方便面的日子要比每天啃饼干来得幸福点。记得第一次,煮了锅饭出来,结果是就着榨菜吃完的。
我虽然从每天面包饼干的厄运中逃脱出来,但还是徘徊在白饭咸鸭蛋方便面的泥沼里。
不过,我多少还是学到了上海人的精明:在晚8点左右吃晚饭,这样半夜就不会饿了;吃完晚饭上超市,买5毛钱一斤的处理哈密瓜,味道不坏,卖相差点。
仔细想想,到上海懂得的第一件事:在这个城市,没有东西是免费的,甚至公共厕所。
杭州GG:许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