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作文界
3  4  
PDF 版
· 《对应孩子的一场早恋》征稿
· 我目击的一场早恋—— 纯真年代的爱
· 高四(1)班
· 少年叙事 诗意栖居
· 月亮姐姐 别着急
· 湖边的垂柳
· 野花醉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高四(1)班
■1973hlq
  1991年7月我高考落榜,只差了2分。

  邻居们来了,纷纷劝慰说,这孩子真是读书的料,可惜了,只差这么一点……

  我和父母呆呆地坐着,只听着桌上的挂钟静静地走。许久,母亲说:“要不再复习一年吧?”,父亲长叹了口气:“就再复习一年吧!”转身走了出去,留下一地的烟蒂。从这天起,父亲戒烟了,就那种1元钱一包的。有时还真怀念父亲身上那廉价烟的味道。

  8月的一天,母亲带我去了补习班。校长是个矮胖的小老头,佝偻着身子,花白的头发,戴着小眼镜,姓钱。钱校长说,补习班只提供教室,提供教师,不管住宿,不管吃饭。一双小眼睛便透过小眼镜看着母亲。母亲呆了一下,数钱的手也停了下来,良久,才“唉”了一声。

  托了七大姑八大姨的,找了睡觉的地方,一个阁楼。可是只呆了半学期,因为主人要用,收回去了。便又去寻了个熟人,租了小旅店的一个堆物的房间。老板是同乡,没收钱。房间漏得可怜,一下雨便叮叮咚咚的,正所谓“破楼一夜秋雨声,大珠小珠落脸盘”。边上还杂着客人的呼噜声,电影院中的嬉笑怒骂声。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好习惯,喜欢在闹市中看书,习惯在喧哗中入睡。

  教室是借用招待所的仓库,矮矮的泥房。奇怪的是教室里的地面明显比路面低,下了雨,水便哗哗地往教室里流。幸亏还有窗户,教室中还显得有些明亮,更幸亏是没有玻璃,让风来去自由,无所拘束,要不夏天就得热死人了。只是冬天来了,就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十年寒窗"。教书的老师是当地高中的,一上课就说,一下课便走。还记得一个英语老师,姓许,也就刚毕业吧。上课时还脸红红的,刚开始提问学生,喜欢走到学生中去,敲着桌子让学生站着回答。不几天,便改了。而学生也不再习惯被提问,更愿意一个人安静地思考。

  补习的生活枯燥而乏味。早上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有教师便听课,没教师就做题。晚上都是自修课,这时钱校长会背着手,悄悄地踱了来。只会说四个字“好好学习”,“好”字还在教室的这一头,“习”字已经到了路的那一端了。没有音乐、电视,没有篮球、足球。唯一记得起的娱乐是三两个同学拿着蛇皮袋去江边的田里偷青菜、拔萝卜,顺带去地里偷甘蔗,惹得农人追赶叫骂,我们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有时也与三两知己半夜去桥上,聊聊天,唱唱歌。还记得当时最流行的便是《少年壮志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跑调的歌声让农居里的狗儿们兴奋不已……

  日子一天天过去。也有忍受不了的同学:一个姓季的男同学便去当了兵。还有个姓余的同学,不知不觉好几天没来上课了。有人说是疯了,据说一天到晚见人就说“time is money(一寸光阴一寸金)”;也有人说是自杀了;还有人反驳说好着呢,前几天还见着她在卖衣服。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吧……

  1992年7月,我离开了高四(1)班走进了杭州大学,那一天天气挺风和日丽的。

  ■编者按:

  这篇文章在“晚潮笔会”论坛是最有人气的一篇。我们的少年写手虽然和笔者隔着十几年的“代沟”,对文章却均有“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慨,所以把这一篇不是学生作文的稿子选出来,作为“人气榜文章”放在这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