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44年前是一名学生,有一首歌,她不仅听过,肯定还有深刻印象。
那一年,即1962年,鲍勃·迪伦一曲《随风飘逝》以发问方式,发出反战呼声,也传递民权运动呐喊,自此传遍美国,也传遍世界。
歌词写道:“还要有多少炮弹飞行,才会永远遭禁……还要转头多少次,才能假装没有看见?……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到人们哭泣……还要有多少人死亡,才能让人意识到已有太多人死亡……”
一曲《随风飘逝》,透出伤感和愤懑,呼唤正义和良知。
那年头,那歌声,以赖斯家世,身为少数族裔成员,无疑是触动和激励。
然而,几天前,身处罗马,身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最高外交代表,她知道有炮弹横飞,却似乎没有看见黎巴嫩平民身陷荼毒,没有听到妇女儿童绝望哭泣,不明白“已有太多人死亡”。
她当时表态,美国不会支持尽早实现停火。
欧洲国家外交官们指责,她出场,似只是为以色列军事行动争取更多时间。
只是在更多黎巴嫩妇女和儿童死于炮弹和炸弹之后,赖斯才改变说法。她7月30日说,“我觉得,现在该是寻求停火的时候了”。
可是,对于黎巴嫩无辜逝者,对于阿拉伯国家民众,她那觉悟是否已经太晚?
再则,世界不想听赖斯说“我觉得……”,而想听“美国认为,现在该是寻求停火的时候了”,想看到黎以之间无条件停火。
赖斯真有觉悟,就不该那么轻松转变,而应低头再次聆听一遍《随风飘逝》。那不仅是歌声,更是触及灵魂之声。
徐勇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